像香港、新加坡这样大小的地方,能否利用合成科技生产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牛奶、牛肉、皮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气资本(yuanqicapital) ,作者: 林井井,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资料图)

核心内容

1、维港投资是Skype、Facebook、Zoom等多个成功案例支持者,且基本在早期参与。

2、维港投资近期在新材料领域、替代蛋白和食品领域(人造肉、人造咖啡)积极布局。

3、李嘉诚和周凯旋都认为合成生物技术是香港不可错过的机遇。

2022年的夏天,替代蛋白公司在市场上面临复杂情绪。

一方面,“出道即巅峰”的植物肉上市公司Beyond Meat(BYND.US)股价位于其最高点的十分之一处徘徊;另一家知名植物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在2022年初传来春季即将上市的消息后就再无声息。

相关企业商业模式不断遭遇质疑,消费者认知也使得相关人士不得不担忧植物肉的前景。而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目前的通货膨胀态势,美国的一些餐厅开始首次要求将植物肉作为原材料,来应对不断上升的肉类成本。

如果向李嘉诚提出这个问题,他可能会给出一个正面答案,植物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的第一轮融资,就接受了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的资金支持。

但他眼中的未来,却不只在植物肉,还包括人造咖啡、可持续材料等颠覆性领域。

维港投资,颠覆性公司的捕手

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是李嘉诚基金会旗下的风险投资机构,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此前在科技领域的布局,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包括 Zoom、Facebook、Slack等公司,切几乎都是在早期开始布局

根据官方信息,维港投资有三位创始合伙人——在李嘉诚以外的是两位女性合伙人周凯旋和张培薇。

根据公开信息,周凯旋是李嘉诚基金会的董事,被视为李嘉诚最亲近的人之一,也曾创办了一度著名的TOM网站。在福布斯亚洲的书面采访中,周凯旋表示,维港投资最初由她和张培薇在2002年共同创立,在两年之后,李嘉诚才通过投资案例加入

虽然没有公开信息能展现李嘉诚基金会为维港投资提供了多少资金,但作为被周凯旋同时管理着的慈善机构。由此,基金会确保了维港投资雄厚的资金背景,而这也促使维港投资有能力向最超前的想法提供支持。

在评价李嘉诚的风险投资理念时,周凯旋认为“他喜欢颠覆性创新。”

而尽管李嘉诚不参与投资的日常评审和选拔工作,周凯旋表示李嘉诚非常喜欢和维港投资的“颠覆性”企业的创始团队会面,以了解其概念和使命。

李嘉诚品尝Impossible Foods旗下的植物肉汉堡,赞不绝口(来源:kknews)

多元项目,押注颠覆性的未来

尽管管理层都是传统行业中起家,但维港投资十分乐于接受多元化的新事物。根据公开信息,维港投资目前一共投资过超过150个项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港投资注意力的分布。

据Capital IQ,在行业分布上,占比最高的四个行业分别是IT、健康、消费和通信——分别约占35%、18%、15%和13%。

此外,虽然总部位于香港,但是维港投资的视野遍及全球。Capital IQ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月,维港投资在全球共投资了151个项目,而这151个项目中半数来自北美和加拿大,亚太地区仅占不到20%

来源:Capital IQ

维港投资对IT领域的长期关注不仅成就了其投资前瞻性的声誉,也得到了丰厚回报。根据公开报道,维港投资在2005年注资Skype;2007年时曾向Facebook的产品注入1.2亿美元——当Facebook在2012年上市时,这一投资的回报至少翻了5倍。此外,维港投资在早前投资的声控系统Siri也被苹果公司收购,如今家喻户晓。

在当前被记录在案已投项目中,有大约五分之一的项目都只进行过一轮融资(包含近期才开始融资的新企业,以及未能继续发展的企业)。而观察投资组合中经历过多次融资的被投企业,维港投资也常常在B轮之前就参与其中。由此,可以明确看出维港投资对于早期项目的偏好。

有熟悉维港投资的人曾表示,维港投资的理念“具有一层慈善的意味”——公司希望可以让企业家不被快速追求回报的压力所迫

周凯旋曾经公开表示:“维港投资不是一个投资基金,而是希望通过亚洲的捐献文化成为社会正能量。”并且据她所言,维港投资的收益全部属于李嘉诚基金会。

资料来源:Capital IQ

资本加码,农业重塑迫在眉睫

根据Capital IQ,目前维港投资在案的食品类项目共有12个。Impossible Foods在一定程度上是维港投资对植物基食品浓厚兴趣的代表性案例,但是并不是其中唯一。仅仅是维港投资看好的植物肉项目,在Impossible Foods之外,就还有来自香港的Green Monday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V2 Food。

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迫在眉睫的今天,合理降低畜牧业规模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目前看来,在变化的“肉类”食物市场上,消费者并不会迅速改变的饮食习惯是相关企业尚需攻克的一大难题。据天风证券2020年4月的研报显示,口味是植物肉体验的基础,拟真程度是行业最大的壁垒——有36%的消费者因为不清楚或不放心其材料及制作过程,不购买并食用植物肉;还有29%表示更喜欢真肉。 

植物肉口味的区分,成了目前市面上不同植物肉品牌的关键竞争点;而将产品调整到更接近肉的口味,也是许多技术人员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维港投资的项目都有着技术上的特色。Impossible Foods改造酵母并发酵产生类似于大豆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这一元素作为动物肌肉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肉类风味的最重要特点。

同样在2014年,维港投资以1550万美元领投的Eat Just(原Hampton Creek)既拥有植物蛋白技术,也在攻克细胞培养难题上有所建树。

Eat Just最早的产品是“人造鸡蛋”,实际上是一种粉状的植物提取物,在食品制作时,能够代替鸡蛋的作用,同时让生产成本更加低廉。使用这种产品可以制作蛋黄酱和蛋糕,并且口感与真实鸡蛋的作用相差无几。有了李嘉诚的背书,Eat Just的“Just Mayo”蛋黄酱在香港广受消费者欢迎,甚至曾经被联合利华状告“不应声称自己是蛋黄酱”。

这张Eat Just创始人Josh Tetrick和李嘉诚共同制作“人造炒蛋”菜肴的照片曾在香港大火(来源:pixnet)

而Eat Just公司更加“颠覆性”的创造在于其细胞培养技术下诞生的鸡肉产品。和植物蛋白制成的植物肉相比,细胞培养技术制成的肉制品口感更接近真肉。公司生产的细胞培养鸡肉已在2020年获批在新加坡出售,近期,Eat Just更宣布明年将建立全球最大的培养肉工厂。

“工业化动物生产可能是正在发生的最奇怪和最离奇的事情,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Tetrick说。

相信技术,可持续投资不断加码

除了植物肉之外,维港投资的其它食品项目也都传递出对当下传统工业/消费解决方案的“颠覆性”。

李嘉诚和周凯旋留下了许多亲自试吃植物基食品的照片。在一场去年进行的传媒活动中,周凯旋为来宾准备了一套“科技大餐”:活动参与者反馈称,其中包括以Impossible Foods技术为基础的植物肉,Voyage Foods的“无可可”巧克力、“无花生”花生酱,以及ATOMO的“无咖啡豆”分子咖啡

周凯旋在传媒午宴中试吃植物肉午餐

这些产品的制造商全部获得了维港投资的支持。并且,尽管这些食物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其实本质上都是运用新的技术,以替代性的可持续材料生产口味相仿的食品。

没有咖啡豆的分子咖啡ATOMO,则由植物材料制成,含有替代性咖啡因。通过分子技术,ATOMO咖啡的成分不仅可以调整苦味程度,还不会影响咖啡风味。与此同时,ATOMO咖啡的生产可以避免栽种咖啡的过程,不被气候变迁影响。

ATOMO咖啡

晚宴上的可持续包装也完整了维港投资在餐桌上的可持续使命。总部位于伦敦的Notpla取名意为“no plastic”,其可持续的包装解决方案“Ooho”由海藻制成。Notpla的水粒是由海藻等材料包裹的胶囊。在一些马拉松比赛上,已经有主办方提供此类饮料产品,以代替瓶装水。

消费者可以选择吃下这类包装材料,也可以只咬开一个小口。而这种材料只需要4到6周就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公司也已经开始同英国外卖公司开始合作,尝试将其生产的可降解产品在餐饮行业进行推广。

Notpla的包装袋(来源:google)

值得一提的是,维港投资的另一个项目AlgiKnit用海带生产纱线和纤维。虽然不在餐桌上,但同样以可持续材料的技术代替合成纤维,减少相关工业的碳足迹,旨在颠覆时尚和纺织行业。2022年6月,维港投资继续支持了AlgiKnit价值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合成生物,香港不可错过的机遇?

维港投资是全球最先聚焦植物肉的一批资本之一。尽管这一技术源于北美,但位于香港的李嘉诚迫切地希望参与其中并奔走呼吁其对于香港的重要性。

作为可能颠覆农业的革命性技术,合成生物技术被周凯旋视为“未来重要的工业革命”。

周凯旋认为,合成生物学中的提炼技术很像20世纪的石油,与合成化学相结合,未来可以成就许多大型工业。根据她所引用的科学报告,未来60%的日常产品将会以合成生物的科技做基础

包括在细胞培养肉在内,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展现。例如,当前90%食品供应依赖进口的新加坡是全球第一个开放人造肉的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量,新加坡最近启动了一项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前全国营养需求本土制造的比重达到30%——新技术下的食物生态因此备受重视。在这一背景下,瑞士食品公司Buhler和Givaudan合资在新加坡设立了一座蛋白质创新研发中心。

维港资本认为,本地再工业化是年轻人扩大发展的关键。李嘉诚对合成生物技术在香港的推广,更是“歇斯底里”。周凯旋说,“深信香港人仍有机会借此技术为这个小城市加油”,并类比新加坡,认为这些“弹丸之地”可以利用合成科技生产“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牛奶、牛肉、皮革”

目前,市场上对于替代农产品的投资从蛋白质提取覆盖到消费品营销,价值链上的每个缓解都在迎来新的投资机遇。不过,这些投资的成功取决于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消费者接纳度和供应链的成熟度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估计,植物和其他蛋白质制成的汉堡、乳制品和鸡蛋马上会迎来普遍的平价。随着替代农产品工业的趋于成熟,越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参与者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