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传统医疗体系的补充。所以除了以上发挥优势外,还有更多“看病”的用武之地。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互联网指北原创作品,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相比去年扎堆上市时的喧嚣,今年财报季时的互联网医疗赛道,显得有些寂寥。
熟悉今年中概股行情的朋友,当然可以归咎于因为SEC的一些规定,导致中概股的估值逻辑不再成立,而这也引发了中概股估值大幅回调,基于美股的风向标作用,与外国资方关系密切的港股自然也未能免俗,其中自然包括了互联网医疗。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尽管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参与者们仍要在医疗服务这更为专业的领域,更持续、更全面、更深刻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2021年内,叮当快药、智云健康、思派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公司扎堆上市,其中估值不乏百亿美元身家者。但翻开招股书就能知道,想要做好这个业务,也并非易事。
譬如背靠仁和集团,含着金汤匙出身叮当快药,其业务内容主要为从线上到线下的即时到家药品零售及诊疗解决方案,覆盖快药、在线诊疗、慢病健康管理等。在招股书中披露的业绩就显示,从2019年开始的三年内,叮当快药净亏损从一位数的3变成了两位数的15,当然,单位是亿元。
亏损的道理同样也很简单,就算加上了线上渠道的互联网属性,药品零售实际上仍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渠道消费业务。而不管是线上线下联合的模式还是披上O2O的新说法,核心竞争力永远不在于烧了多少钱打广告,而在于背后的供应链基建。
与此同时,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告诉我们,即便是在互联网医疗中供应链最有保障的京东健康,其线上实物商品零售的收入也仅占中国零售药房收入总额不过1.2%。也就是说,即便现在的医药电商能作为现金牛业务,给互联网医疗业务输血,但在战略地位上——
它不是,也不应该是核心业务。
在医疗电商之外,如果把互联网医疗服务单拎出来,虽然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已经能做到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实时对话,同时针对一些日常和慢性病也能做到送药上门与线上复诊,但这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动辄百亿美元的估值,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就实际情况而言,更多的患者仍然在遇到未知疾病时,选择预约一号难求的三甲医院专家号,而非优先选择手机里的三甲医院专家。仅就线上医疗服务而言,相当数量的公司仍然还停留在“轻问诊”的上半场。这自然无法讲出更加性感的故事。
或许,只有经历过一些挫折,当原本喧嚣的赛道归于宁静之后,市场才能回归理性,而这正是各家公司修炼内功的最佳时机。
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们登陆港股已近两年,并于早些时候发布年报,叮当健康也于近期再次提交招股书,这些静态抑或是半动态的财务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观察窗口。
互联网医疗财报初探
如果以财报发布时间来看,平安好医生已于3月15日披露2021年度业绩公告,并于3月24日披露完整财报。京东健康则要稍晚一些,于3月28日披露年度业绩公告。从共性来讲,目前已经披露的厂商几乎都把自家业务划分为“产品+其他”的结构,分部营收状况亦由此展开。
但从业绩面来看,双方表现各不相同。如京东健康的总收入达到300亿的量级,同比增长91.5%;平安好医生的业绩增长势头不及京东健康, 2021年总收入为73.34亿元,同比增长6.8%,同时净亏损仍然在扩大,与之境况相似的,还有前不久提交招股书的叮当健康。3月16日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三年来的净亏损率整体呈扩大趋势,从2019年的20%出头扩大至40%。
不过在财报描述中,平安好医生将其亏损扩大的原因,归咎为处在业务转型期与架构调整期。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收入结构来看,平安好医生在线上医疗服务板块(即指提供照护生命、诊治疾病的健康促进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服务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它服务)的收入为22.88亿,而健康服务板块(主要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的服务,可以简单理解为体检)的营收为50.46亿。前者收入虽然在增加,但是毛利率已经出现了接近10%的下降;但健康服务板块的收入,同比出现了6.3%的上升。
而京东健康在最新财报中,则出现了一些逆转。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72.35亿元,今年的净亏损出现大幅收窄,为10.73亿元,因而在净利率变化上,从88.92%的净亏损率降至3.5%。这其中,2020年的净亏损率上升主要由于上市带来的系列一次性费用。
同时,如果按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来衡量,京东健康自2019年独立运营起,就已经且始终处于盈利状态,这意味着京东健康具备正常的自我造血机制;而平安好医生和叮当健康在目前为止仍然是处于净流出的失血状态。这意味着上述两家的亏损状态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然,如果把市面上的互联网医疗厂商全部放在一个维度下进行对比,是不够公允的。其原因在于,不同“血统”的公司,切入互联网医疗的姿势不尽相同。
譬如之前提到的平安好医生,依托平安集团作为获客与流量入口,同时利用自身金融集团的特点,进行高净值客户的转化,其突出特点是与体检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会员制的家庭医生。
再比如百度的“大健康产业”就有很浓的“副产品”感,目前所谓独立出来的“百度健康事业群组”,实际上是2022年1月才成立的新业务线。在这之前,百度的“大健康”成分基本都出现在两条线上:
互联网搜索业务在细分领域内的探索(和旅游、电商、短视频等同级);作为AI业务的落地案例(百度2018年开发者大会,就把“AI图像识别系统辅助进行寄生虫卵”这个案例作为了一个主宣传点,只不过这里“AI”是更多强调的重点)。
至于京东健康,则是从具备明显优势的供应链领域切入,在以全渠道医药供应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环节建立护城河,同时布局医疗行业,发挥京东一贯以来“重做深耕”的特点,构建以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打通的健康管理为代表的全场景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电商板块的收入肯定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就目前而言“现金牛”的地位无法撼动,且对于现阶段来说,教育市场和用户充分认知并接受为医疗健康服务付费,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就像我们前面提过的那样,“医药电商”虽然是医疗健康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医疗企业非常有必要具备的能力,但它在未来很难被一家医疗健康企业用来讲故事。同时,一个更为现实的挑战是,当“互联网医疗”不能发挥更大价值、不能真正为用户的健康需求解决实质性问题的话,那么这一类公司在未来将很难按照“科技公司”的属性,实现估值的指数级增长。
谁能押中未来的趋势?
从这次2022自然年第一个财报季展现的探索方向,我们其实可以总结这样一个趋势:无论参与者此前来自什么行业,只要涉足互联网大健康领域,都必须把“大健康”做得“具象”,来换取市场(也就是消费者)的耐心。
所以无论是京东健康,还是丁香园、平安好医生,在最近(不仅限于财报)的一系列传播里,其实都呈现了这样一条暗线:别再认为我们只是“卖药的”/“科普的”/“体检”的,我们的业务逻辑是实实在在有产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
比如2021年4月就有过这样一篇报道,从北京西开往郑州东的G801高铁列车上,一名乘客通过手机和医生视频通话的方式,在医生的远程指导和列车员的协助下,第一时间紧急救治了一名突发高血压的老人。这位热心乘客是一位“京东家医”用户,而通过视频进行远程指导的医生,则是来自京东健康的全职医生。
这条暗线在疫情之间也有直观体现。在疫情管控过程中,有不少医院相继进入闭环管理,门诊等科室没办法按照日常标准接待患者,但最近一段时间医院往往都会在停诊通知后,附加一句:互联网医院正常运行。
这些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不少是与像京东健康这样的公司合作建立的。但无论与哪家公司共建,至少这些互联网医院的成立和运营,都是数年来互联网医疗基建所取得的成果。
高铁救人也好、疫情接诊也好,都是在相对特殊的场景下,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一部分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诊疗服务能做到更多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避免更多因为在高铁上或者其他极端场景无法及时找到医生,最终耽误治疗最佳时机的悲剧。而这种极端条件下医疗资源的调配,正是之前传统的线下诊疗渠道无法完成的。
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内涵不断外延之时,更具有社会意义的一个点是,线上医疗资源的丰富会部分弥合地区医疗资源不够均衡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到外地大医院看病的经历,而且这些病,一般不会是小病。
线上医疗资源的丰富自然不能完全解决我上面提到的一些社会现象,但这仅仅是指目前的技术条件局限下。而仅凭现有的技术,最好我们可以做到哪一步?
答案大概率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譬如在京东健康披露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报告期内,京东健康与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共同运营互联网医院。其服务用户已经超过15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2021年夏天,郑州先后发生暴雨灾害、疫情暴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紧急推出在线义诊、防疫处方等服务,保障用户居家的就医、购药需求,有效地降低了线下医院就诊压力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再如阿里健康为解决流感疫苗的供需不匹配、疫苗接种信息不堆成等问题,与相关疫苗生产企业开展疫苗供应合作,提供线上预约服务。
而以医学知识科普起家的丁香园,并未开发线下医院预约挂号入口,因而他们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学术性大于实用性,但其基于专业医学知识提供易懂的科普,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传统医疗体系的补充。所以除了以上发挥优势外,还有更多“看病”的用武之地。仍以京东健康为例,通过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让医生来“监督”你患有慢性病的爸妈按时吃药、定期检查;给你制定科学减脂计划,从饮食到运动康复“包圆”;为你的宠物提供7X24小时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在线视频问诊、宠物健康指导、报告解读等。
不过,无论是互联网医疗企业选择以何种姿势,何种路径深化自己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板块,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是极为一致的——即让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技术和资源的不断投入,产生更大的商业与社会价值。而企业们各自能达到的上限,除了先天的血统导致的路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于供应链等底层“基本功”,与上述线上服务场景的协同。
所以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赛道,或许有过喧嚣,但能笑到最后的参与者,或许从基因里就注定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