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得“拼命”。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子弹财观(ID:zidancaiguan),作者:尹太白,编辑:蛋总,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宁德时代的“至暗时刻”似乎仍未结束。
截至2月21日收盘,宁德时代的股价下跌至510元,总市值也跌至1.19万亿元,这样的股价危机已在2022年春节后开市的交易日里上演多次。
2月7日-2月1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有四天处于下跌态势,尤其是在2月11日,其股价甚至一度跌破500元大关,截至当日收盘,最终跌去5.43%至489.99元,较2021年12月3日创下的历史高点692元则暴跌近30%。至此,宁德时代的股价在一周内的跌幅为17.34%,2392亿元市值被蒸发殆尽。
悲观情绪在投资者中间迅速蔓延。“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下跌让投资者们惶恐不安,而且利空言论满天飞,导致不少投资者认为宁德时代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一位宁德时代的投资者向「子弹财观」回忆。
事实上,获得广泛的关注度对于汽车产业链上的一个零部件厂商而言不太常见。宁德时代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供应动力电池及提供解决方案,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通常情况下,其扮演的应该是没有太高知名度的“幕后人员”的角色。
但两个原因让宁德时代备受关注:一方面,上市三年有余,宁德时代的总市值足足翻了16倍之多,被冠以“宁茅”的称号;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50%,宁德时代直接左右着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车辆交付情况以及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据「子弹财观」多方了解,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下跌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深层次的原因指向了投资者持有的“宁德时代霸主论”的观点出现了松动。
一个普遍现象是,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了保证供应链通畅,越来越不想过于依赖一家动力电池厂商,而这或将改变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
有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曾向「子弹财观」表示,新能源汽车厂商“逃离”宁德时代的目的不是不合作,而是希望能在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以及掌握更多的主导权,防止供应链产生垄断和发生断供危险。
上述投资者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其认为抢食订单的动力电池厂商陆续涌现,技术壁垒不断被打破,甚至连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已经开始自建动力电池供应链,长远来看,宁德时代的走势或并不清晰。
相比之下,一些表面原因带来的危机更容易被解决。2月13日,宁德时代就一系列利空言论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恶意谣言,引发市场曲解误解,现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股价持续下跌的态势被这份声明止住——在2月14日收盘时,宁德时代的股价重回500元大关至508元。但阴霾仍未就此散去,从2月7日开市至今,其股价跌幅达11.98%,总市值缩水约1800亿元。
股价涨跌只是抽象性表现,反映在具体事件上,一方面是上游的电池级碳酸锂等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导致宁德时代的生产成本拉升明显;另一方面,LG新能源、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厂商正不断崛起,蚕食着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并对其造成了局部威胁。
尽管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但想要重回巅峰状态,似乎不太容易。
1、锂电池原材料持续紧缺
近年来,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飙升堪称“疯狂”。
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数据,截至2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上涨0.8万至43万元/吨;电池级粗颗粒氢氧化锂上涨0.8万元至36.45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上涨1万元至56万元/吨。
而电池级碳酸锂的涨势最为凶猛,其价格较2022年年初的29万元/吨上涨了48.3%,较2021年年初的5.5万元/吨则上涨了681%。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动力电池厂商很快做出了反应。LG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三星SDI等纷纷公布了调价策略,提价幅度在5%-20%不等。
有宁德时代人士坦言,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成本的短期上涨,的确对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新材料分析师李明向「子弹财观」透露,尽管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涨幅超过6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点,“近期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仍将稳步上涨,而这也将导致动力电池厂商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业内普遍预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有望涨至50万元/吨。”
然而相比涨价,更让动力电池厂商抓狂的是有钱也买不到原材料。
“原材料供应存在很大缺口,”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郭亮对「子弹财观」分析,“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加剧了原材料的紧缺程度,而作为原材料供给方在短时间又无法度扩张所致。”
李明预测称,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维持1-2年左右,并且全球范围内争抢锂资源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于,对上下游供应链的掌控以及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制约动力电池厂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投资,是掌控上下游产业链最重要的手段。为了平衡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正四处投资、收购锂矿,以加强其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
2021年7月,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拟对加拿大锂业公司千禧锂业发起要约收购,交易金额不超过3.5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20亿元),但随后被宁德时代便以3.786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87亿元)的价格截胡。
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争相收购千禧锂业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千禧锂业拥有两个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和锂化合物产品的阿根廷盐湖项目。
紧接着,宁德时代参股的天华时代出资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2亿元)入股了刚果(金)的Manono锂矿。据悉,Manono锂矿是目前已发现的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硬岩锂矿床之一,已探明资源量达2.69亿吨,推测锂资源储量达4亿吨。
宁德时代在国内也加快产业链布局。具体来看,宁德时代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与甘孜州投资集团、宜宾三江汇达公司、四川省天府矿业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以增加锂资源供给;为了进一步加快在四川射洪的磷酸铁锂项目建设,宁德时代还与富临精工及其子公司签署了补充协议并增资。
此外,永兴材料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西永兴特钢新能源发布公告称,拟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而产出的碳酸锂将优先供应给宁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还和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合资成立了15家动力电池制造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宁德时代的投资项目中,有超过80%都与上下游产业链密切相关。
绑定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也极为明显。华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宁德时代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原材料,比如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的三元正极,宁德时代享受到的折扣力度在10%以上。
2、竞争对手奋起直追
锂电池原材料紧缺的心结尚未解开,公开叫板宁德时代的挑战者却出现了。
1月27日,世界第二大、韩国第一大动力电池厂商LG新能源在韩交所正式上市。LG新能源上市彻底点燃了韩国投资者们的热情,截至当日收盘,LG新能源的股价暴涨68%,总市值高达6240亿元人民币,一跃成为仅次于三星电子的韩国总市值第二高的企业。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LG新能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先行者。经过27年的发展,除在韩国本土外,LG新能源的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欧美市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LG新能源一直被宁德时代所压制,直到其在2020年拿到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巨额订单后,势头才逐渐变得凶猛起来。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6.7GWh,同比增长167.5%,全球市占率由2020年的24.6%提升到32.6%,而LG新能源则以20.3%的全球市占率位列其后。
特斯拉和吉利是LG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客户,但即便如此,LG新能源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仍难言乐观。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五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LG新能源,市占率分别为52.1%、16.2%、5.9%、5.2%和4%。
虽然总市值和市占率均逊于宁德时代,但LG新能源的野心并不小。此前,LG新能源CEO权英寿在韩国媒体交流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考虑到目前收到了更多的电池订单,LG新能源的全球市占率预计会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动力电池行业的从业者孙光却对此不以为然,其向「子弹财观」表示,“如果不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LG新能源在全球市场超越宁德时代将遥遥无期。”
随后,他还补充道:“LG新能源的业务包括了储能电池业务、动力电池业务和消费电池业务,而宁德时代则不涉及消费电池业务,从经营业绩上看双方旗鼓相当,实际上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LG新能源仍不可被轻视。2021年前三季度,LG新能源的毛利率为24.25%,与宁德时代仅有3.26%的差距,值得关注的是,前者的毛利率处于增长态势,而后者的毛利率则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
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的防御并非固若金汤。LG新能源之外,蜂巢能源也有了和宁德时代叫板的底气。2022年1月13日,蜂巢能源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拟登陆科创板。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虽然蜂巢能源的体量不大,但其一直在跳跃式发展,根据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1年,蜂巢能源装车量同比增长430%,以1%的全球市占率位列第十名。
2021年12月,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蜂巢能源第二届电池日上透露,截至12月份,蜂巢能源已经签署了超过30个定点项目,包括长城、东风、一汽、吉利、合众新能源、赛力斯和零跑等品牌。
蜂巢能源的资金池也相当充裕。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已经陆续完成了5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为数百亿元,其估值也达到了460亿元。
在上述两个劲敌外,比亚迪也是宁德时代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2021年,比亚迪的装车量为3.39GWh,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20.93%。
不过,当前比亚迪生产的刀片电池几乎为自家车型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仅凭比亚迪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装车量就占到了中国市场2成以上的水平。目前,刀片电池还得到了很多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青睐,比如特斯拉、蔚来以及大众集团等等。
孙光告诉「子弹财观」,目前动力电池厂商之间竞争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产能,二是革命性技术,在两者都未发生改变之前,当前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然而,一些小变化却正在发生着。除了LG新能源、蜂巢能源和比亚迪之外,中创新航、欣旺达、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厂商也逐渐进入到部分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当中,对宁德时代形成围攻之势。
3、宁德时代开辟新战场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动力电池战场上苦战之际,宁德时代却腾出手来开辟了一个新战场。
1月18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乐行换电)以及由“换电块、快换站、APP”三大产品共同组合构成的换电整体解决方案:
“巧克力换电块”是专门为换电模式开发的模块化电池,单块可以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内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
快换站则可适配所有使用“巧克力换电块”的车型,同时站内能存储48个换电块,可实现自动化换电,换电时长约为1分钟;
APP则是为换电专门设计的配套程序,提供了人、车、站、电块的相互连接和服务。
2月14日,在宁德时代召开的针对特定对象的会议上,其管理层解释了进军换电市场的原因,“电动化替代较难的是8-12万价位区间的车型。以巧克力电池换电产品配套相应车型,可以使新能源车(不含电池)首购成本低于燃油车,换电速度等于燃油车加油,解决性价比的问题。”
不过,进军换电市场的意义不止于此。
“宁德时代布局换电业务,能够帮助其提前应对业务瓶颈期,以及完成‘矿采-研发和制造-供应-回收’商业闭环,这在本质上是想解决对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供应的焦虑。”李明对「子弹财观」分析道,“假如因为某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上游原材料供应受到冲击,换电业务能起到一个补充、替代的作用。”
同时,换电市场还是一个拥有千亿规模的巨大市场。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中国换电车型保有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约有2.2万座换电站落地,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触碰2631亿元。
从换电业务的意义和市场空间来看,虽然宁德时代的换电之路前景光明,但落实下来仍存在不少困难。
“动力电池的生产标准和尺寸规格主要依赖动力电池厂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以宁德时代目前的市占率还难以达到行业标准制定者的高度,这意味着有多少厂商愿意尝试和采用还是一个未知数。”该行业人士表示。
另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换电业务至今仍难以实现盈利。
比如,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提供商奥动新能源在2018-2020年的总营入分别为0.82亿元、2.12亿元和1.9亿元,而净利润则分别为-1.86亿元、-1.62亿元和-2.49亿元。奥动新能源不仅一直处于亏损泥沼之中,而且其亏损还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不过,有一种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随着宁德时代的加入,加上政策陆续出台进一步明确换电站相关建设的标准,行业标准问题有望得到更快解决。
事实上,换电业务并不足以填满宁德时代的野心。
在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有投资者问:“中科海钠已经和三峡能源合作,请问公司与钠创新能源是否有合作?产业链布局进展如何?”
对此,宁德时代董秘回答称:“目前公司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除了布局换电业务外,宁德时代还同时启动了寻找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方案。
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该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达到80%,即便是在-20℃的低温环境中,依旧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不过,相较于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而言,钠离子电池稍显鸡肋,但后者一个无法忽视的优势在于,其原材料价格较前者拥有巨大的优势——钠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价格约为4000-5000元/吨。
此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极其相似,其制造设备也和锂离子电池也完全兼容,转换成本较低。
固态电池也是一大技术趋势。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虽然同样离不开锂,但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大大提升了循环寿命。
有一种观点认为,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同时也是动力电池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和技术制高点,“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在革命性技术尚未出现之前,一边通过扩大产能稳住动力电池业务的基本盘,一边不断探索新新战场,已经成为了动力电池厂商的共识。
“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但指不定哪天就会有一场电池技术革命爆发,要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宁德时代只能拼命奔跑。”上述行业人士说道。
*文中李明、郭亮、孙光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