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缺推高了人工智能行业整体薪酬水平,“13薪”“15薪”,甚至给出百万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数。在毕业季“春招”来临之际,人工智能行业又将面临昂贵的“抢人大战”。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是一个高薪且低竞争行业,除了企业高薪“挖人”外,人工智能行业要想形成持久吸引力,还需多措并举,多部门合力。

人才缺口高达500万

百度与浙江大学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显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500万,并且在高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下,人才短缺将会长期存在。

“物以稀为贵。”人才需求如此之大,薪酬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智联招聘信息显示,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职位平均年薪达30万元至60万元,优秀者甚至80万元起步;而对于精英人才,给出百万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数。此外,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将会给予“13薪”“15薪”等优厚条件。

深兰科技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新兴技术,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平均每个候选人会有5至10个工作机会,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是一个高薪且低竞争的行业。

上海闵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正是因为人才瓶颈是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所以很多企业才不惜高薪挖人,甚至“抢人”。

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也表示,目前从中小学生到高校到社会开发者的“全学段”,以及“全面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各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竞争的焦点。

多领域需求热度高

人才缺口如此之大,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对此,上述深兰科技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跨度较广,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大量数据和深度学习功能,算法策略和数据分析是人工智能两大核心岗位,人才紧缺。此外,人工智能行业还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如何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行业需求绑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也强调:“对于企业而言,目前短缺的除了核心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行业顶尖人才外,一线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数量也存在不小缺口。比如,在未来达闼的生产基地中,智能化条件下对于技术工人水平和技能的要求会更高。同时,行业特性决定了目前对诸如交付工程师这样的新型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很大。”

节卡机器人市场副总裁常莉则表示:“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已迅速渗透到城市的各个场景空间。我们将来会不断深化在工业、商业、教育、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落地,这也需要大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多方合力引“智”留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除了企业高薪“挖人”外,人工智能行业要形成持久的吸引力,还需多措并举,多部门合力。

——硬措施“加码”。

近年来,人工智能“高地”加速崛起。例如,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破2000亿元大关,预计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上海人工智能政策环境、产业空间、税收优惠等方面不断深化。

——软环境“给力”。

行业集聚效应产生后,大批人才引进来,还要能留得下,因此如何让人才安居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徐汇区组织部副部长周晨蔚告诉记者,目前徐汇区筹公租房房源供应总数超过3200套,为区域内大量人工智能企业解决了人才居住问题。

——政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加速。

深兰科技科学院办公室主任王雷说:“目前高校对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但算法只是一种工具,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产生效益,兼备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珍贵,也比较稀缺。同时,人工智能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产品除了要‘高大上’以外,也需要‘更接地气’,这些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王雷介绍,目前深兰科技以自有项目、博士团队再加硬件设备为核心,联合政府部门组建人工智能公共实训中心,并与高校合作实施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模式,将深兰科技在机器人、自动驾驶、工业智能化、大健康等领域研究的项目和产品作为实训内容教授给学生。

此外,常莉还提到,为了加速人才汇聚,节卡机器人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建立了“创新设计联合研究中心”“智能装备联合研发中心”等联建机构,从而借助各自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将工业设计、产品研发、技术研究和智能制造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开展颠覆式创新,全面助推产业升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