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学习和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个数据分析,必须要有“ 清晰的目标”,“充分的信息”,“完整的数据”,“严谨的分析路径”,“合适的方法”,“明确的结论或建议” ,最后是“ 高质量的表达”。
但今天,我不这么看了。
我有一个猜想:要做好一个数据分析,在有“清晰的目标”后,只需要有两个分析师,一个正向“ 干活 ”,一个反向“ 挑刺 ”,好比一对相声演员,一个“逗哏”,一个“捧哏”,也许效果比一个人做好得多。
为啥会产生这个猜想?从我自己经验出发,我时常出现下列情况:
1.没全面思考,就 想当然 地选分析切入点,进而YY出一个假设,试图去验证。
2.边做边想,边想边做,总是 顾此失彼 。比如多维度做交叉分析,看了这个维度,想想,组个另一个维度,再想想,但却漏掉了关键维度。
3. 边做边省 ,想尽早结束。比如,做了一波,发现数据集准备得不够完整,但要重新取更完整的数据,又觉得耗时耗力,就将就着弄,快速出个东西就交差了。
4.误判机会点而不自知, 自嗨 。有时候感觉突然发现了一个价值点,没细想,就开始构造故事线,宏篇大论。但却没有发现这是个尝识或者本身有逻辑bug。
5.“ 炫技 ”的欲望大于寻找可靠结论。有时候遇到一个“形状”不错的数据集,或者一个比较“教科书”的问题,先不讲实际场景,就想套用一堆模型。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我觉得有个“捧哏”一起做分析,可能就能有效避免掉一些。且合作方式得是“你说一段,我提一嘴”的高频触碰的方式。
我想象一个场景就是:
两个人聊定了分析目标,就坐在一起开始,决定好谁是“干活”,谁是“挑刺”。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挑刺儿的人就看一遍进展,然后挑战一些点。讨论后就继续,直到两人都认为ok的产出。
如果“干活”的人不能同意,说“不如你来”,那么角色互换,继续合作。最终。必须交付一个分析产出。
不知道能不能实行,或许值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