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正在从基因组进入到蛋白质组时代。
创业邦获悉,4月13日,AI蛋白质组学公司珞米生命科技(Nanomics)宣布完成两轮共近千万美元融资,Pre-A轮由碧桂园创投领投、Taihill Venture跟投,天使轮领投方线性资本持续加码。
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扩大团队、干湿实验室搭建、和产品开发。
Nanomics致力于自主研发AI蛋白质组学行业的高通量自动化技术平台,结合实验和计算,融合纳米工程、微流控、自动化、质谱、人工智能,赋能生物标记物发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发现、纳米递送载体优化、液体活检等应用场景。
其核心技术平台Kepler Pro覆盖蛋白质组学的整个干湿实验环节:通过高通量微流控平台(NanoFactory)建立纳米探针-蛋白质关系库, 利用智能自动化样本处理工作站(NanoRobot)实现高通量标准化采集数据,再经过AI驱动生信平台(NanoOmics)完成大数据分析,并指导湿实验开展和迭代。
Nanomics创始人吴昊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分子工程博士学位,师从美国三院院士,拥有多学科复合背景,在纳米医学工程、核酸递送载体、微流控、公司孵化、和医疗AI上有相关经验,曾在美国著名早期生命科技风险投资公司ARCH Venture Partners从事前沿生物科技公司孵化,也曾在芝加哥联合创立液体活检公司和医疗AI独角兽公司担任研发科学家等职位。联合创始人沈乐博士为芝加哥大学研究副教授,在分子病理学和多组学方向具有20年研究和转化经验。
Nanomics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交叉学科背景的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和医疗AI独角兽。公司位于杭州医药港的近1,000平米新实验室也已经投入运行,并且和清华大学、三甲医院等展开合作。
Nanomics也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发掘尚未知晓的纳米-蛋白组知识图谱,以优化、扩充和迭代纳米探针库和发现未知蛋白-疾病关系。结合自动化工作站和高性能质谱,Nanomics正在建立一个关于人类蛋白质组的大数据库,包括各类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翻译后修饰、药物-靶点作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关于商业模式,Nanomics现阶段通过提供上游试剂耗材、自动化工作站和AI蛋白质组学软件产品,以帮助生命科学公司、高校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生物标记物和药物发现上作出更优决策。未来,公司将通过共建管线(而非自建)的方式,将蛋白质组学推向药物发现和精准医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