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GC的世界新进展:巨头发布潮+具身智能

1.1 具身智能启发哪些?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表示,AI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他指出:


【资料图】

1)指出embodied AI。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是什么?具身智能(embodied AI)。

2)解释embodied AI。理解物理世界、有推理能力、并能和物理世界交互的智能系统,比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甚至包括聪明的聊天机器人。他们都能很好的理解物理世界。

3)给出案例VIMA系统。nVidia VIMA为一个多模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视觉执行任务。也可以通过文本提示来做任务,比如重新排列这些方块以跟场景匹配。它能明白概念,采取适当行动。比如,这是一个小物件,那是另外一个物品,把小物件放到另外物品中。它可以在演示中学习,并且呆在合理范畴内。

根据申万机械&tmt,现有机器人难以适应现实世界,是因为其学习模式为“旁观型学习方式”。 目前大部分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互联网(Internat AI)而非现实世界第一人称视角,只能学习到数据中心的固定模式,但无法在真实世界中直接学习,因此也无法适应真实世界。现实当中的人类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互动、反馈等学习,大脑中的部分认知依赖物理身体与世界持续不断的交互,因此学习到越来越多的技能来适应环境。

具身智能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钥匙,赋予机器人实践学习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称“具身的含义不是身体本身,而是与环境交互以及在环境中做事的整体需求和功能。”上海交通大学的卢策吾教授通过猫学习走路来做出形象比喻:“如图中的猫一样,主动猫是具身的智能,它可以在环境中自由行动,从而学习行走的能力。被动猫只能被动的观察世界,最终失去了行走能力。” 实践性学习方法与旁观型学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实践性学习是机器人像人一样,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可以主动感知或者执行任务的方法来感知世界,对世界进行建模,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锻炼行动能力。

具身智能的现实应用存在诸多难点,涉及到多学科知识。 拆解具身智能的应用过程:当人要求机器人完成某一项任务,机器人要经过的步骤包括:能够听懂人类语言分解任务规划子任务移动中识别物体与环境交互最终完成相应任务。 这个过程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逻辑推理、机器视觉、运动控制、机器学习、运动规划、机械控制等 。因此,要实现完全的具身智能,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2 巨头发布潮:AIGC进入生态潮

近期,巨头进入AIGC发布潮。例如:

1)谷歌升级PaLM2, 支持谷歌AI聊天机器人Bard,PaLM2包括4种尺寸。

2)openAI与谷歌都开始支持手机(谷歌Gecko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工作, OpenAI重磅发布了ChatGPT的官方iOS版App,并承诺未来android应用

3)生态升级。openAI声称,向所有ChatGPT Plus用户推出联网和插件功能,开放70多个已上线的插件。

4)此外,callAnnie和“Drag Your GAN”应用,说明基于大模型的海外应用继续出现。

这启发我们:

1)开放性与协作性,这也导致“AI民主化”。 插件系统也改变了人工智能的开发方式。在这个系统中,AI的开发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和协作的过程。开发者们可以编写自己的插件,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AI系统中,使AI更加强大和智能。ChatGPTPlugins面世,使得人工智能的开发工具和平台变得更加用户友好,未来不只是编程专家,普通人也能参与并利用AI来解决问题。

2)定制化和专业化AI越来越多,这与半导体基于“场景”、“边缘Edge”芯片增多的趋势一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定制化和专业化的AI产品,满足各种特定的需求和场景。

1.3 AIGC2.0阶段:中美当前场景

我们此前绘制了中美AIGC场景示意图,可以对应标的。根据近期行业变化,当前场景和标的如下:

2、 如何AIGC选对后续公司:从1995-2001/ 2013-2015汲取经验

上周周报 《重磅分析:如何一起抓住下一轮计算机+AI机会?》 引发了投资者一些共鸣,体现在:

1)过去半年计算机/AI的投资收益不高,模拟计算了大家涨幅;

2) 解释了AIGC产业、AIGC巨大变革和AIGC股票的差异。 因为前者是“大股东和国家”思维,后者是“小股东和财务投资”思维。

3)解释了2023Q1宏观环境不同,导致了AIGC的“主线”暂时较强。但2023Q2开始的宏观环境已经不同。

4)解释了“市值更小、不看短期盈利”的AIGC公司,和已经调整较多的“关注短期盈利”的公司。这两类公司上周走势较好。

既然开启选择下一轮标的话题,下面我们复盘1995-2001的互联网、2013-2015的“互联网+”,获得经验。

2.1 1995-2001年的互联网经验

众所众知,1995-2001年“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产业和股票都较大表现。但此后为“泡沫破裂”、“去伪存真”。最后崛起的代表例如微软、亚马逊、思科、英特尔;让人惋惜的代表包括网景公司、Webvan、雅虎等。

1) 网景公司Netscape 。微软在于网景竞争中逐渐处于上风。1998年11月24日,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网景。而在2000年美国在线又与时代华纳合并。2007年12月28日,美国在线在博客表示将停止网景浏览器的开发

2) 雅虎。 1998年,雅虎本来有机会收购当时的谷歌雏形——“BackRub(网络爬虫)”项目,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要价100万美元将项目卖给雅虎。但当时的雅虎只愿意在搜索方面跟它合作。2006年,雅虎报价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但最终收购价下调至8.5亿美元,雅虎没有收购。2008年,微软出价446亿美金试图收购雅虎,但没有成功。

我们认为,雅虎对技术的关注度高低、对长期发展的关注高低,决定了这几次决策。

3) Webvan 。Webvan是一家美国的网上杂货零售商,曾经一度非常著名。当时,Webvan一度开支巨大。Webvan斥资10亿美元建设先进的仓库,但这并不能迅速带来回报。Webvan在2001年宣布破产。

我们认为,1995-2001年生存下来、甚至最终发展壮大为互联网领军的:

第一点是长期主义,体验在战略和研发。 1997年亚马逊的贝索斯开始写致股东的信,希望 创造一种 “ 经久不衰的特许经营权 ” 机制 , 一种通过释放互联网的力量,这体现着长期主义。这种精神,在最终互联网领军上均有体现。

第二点是安全边际,主要通过现金流体现 。

相关公司1996-2006年财务情况验证了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即使网景公司如日中天时,自由现金流也不佳。即使亚马逊还在起步阶段,2002年起自由现金流已经是正数。

2.2 2013-2015年的A股科技经验

2013-2015年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最终较为成功的公司包括 东方财富、同花顺 ,依然活跃的公司包括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启明星辰 等。

第一点同样是长期主义,体验在战略和研发。 这与1995-2001年互联网经验一致。

第二点是安全边际,主要通过现金流体现 。实际上,自由现金流是商业模式决定的。根据“互联网+”的自由现金流情况,可以在开始阶段就预测未来的成功概率。

而依据 东方财富、同花顺、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启明星辰 等的研发和现金流,当时就可以预测,成功概率相对高。

2.3 2023年,当前大模型的情况

过去几次我们提出“去伪存真”的原因是,2023Q1适合主题投资:市值普遍较小,外部宏观环境也适合。 但当前,“大模型”、“AIGC”公司的普遍市值已经不低。因此要选择胜率高(基本面强,例如长期主义且现金流安全边际高,参照之前历史经验分析)、赔率高(市值更小)的公司。

这也是近期AIGC较多公司走势不佳的原因,已经和2023Q1不同。

当前无论是接入海外大模型、自研大模型、垂类大小模型结合、还是垂直AI应用,符合上述研发投入合理(当然还要调研关键技术研发,不能只考察投入金额)、安全边际高(现金流支持后续投入)的公司比例,依然较低。

因此,这是要继续审慎选择AIGC和计算机公司的原因。

2.4 反身性:曝光越多,成功率越低

特别需要担心的是反身性:曝光越多,成功率越低。这有两个原因。

1) 一般曝光的原因是需要融资,也就是安全边际不够。 而复盘1995-2001、2013-2015,都论证,安全边际很重要。

2) 曝光越多,对于技术圈和工程圈,对手了解的概率越高,自身成功的概率也越低 。对于 AI领军、恒生电子、广联达、石基信息、德赛西威、大华股份 等公司,往往较少曝光自己AI的技术和储备,这样对手了解它们的概率也会降低,后续成功的概率会提高。

2.5 结论:从高调公司,到适度低调公司

2022年8-10月,我们多篇报告论述计算机的重大机会,例如: 2022年8月《一篇解答:本次“从芯到云”不一样!或表现两年》,9月《换个视角:计算机领军,或遍地黄金!》,9月《从GPU事件全分析,到为何预测后续计算机表现2年?》。

半年后的现在,虽然已经明显表现,但策略需要修正,例如上周: 《重磅分析:如何一起抓住下一轮计算机+AI机会?》

1) 复盘1995-2001/2013-2015 。 过去是选对赛道Beta,后续要尽量选对公司Alpha。而长期主义(体验在战略和研发)、安全边际(主要通过现金流体现)是依据的部分。 考虑到技术领域的“反身性”,从寻找2023Q1的高调公司,到适度低调公司,是一种可能较好的策略。

2) 理解2023Q1计算机的赛道Beta是特殊的。 分析了外部宏观环境、流动性、增量投资者。

换句话说,既然投资的思路要从“小股东思维走向大股东思维”,当时减少这些公司股权融资杠杆是正确的,也符合科技布局。当前伴随已经缓解了金融杠杆,复工解决经营杠杆更加重要,公司Alpha的急切性也增加。

因此计算机的机会仍然大,下一轮计算机+AI机会提供三条建议。 计算机的行情至少到2023年底,这是由于盈利周期性、赚钱效应决定的。历史上三次分别两年、三年、两年半。

3)第一点建议是,充分借鉴过去一个季度计算机的行情,即不太关注企业盈利的、AIGC赛道下的Beta投资。既然较多小市值公司已经成为了中等市值,那继续挖掘类似有成长潜力、安全边际的中小市值公司。

虹软科技、福昕软件、科大讯飞 (比起5000亿是小市值)、 拓尔思、英方软件、萤石网络、万兴科技、软通动力 等。

4)第二点建议是,选择与过去一个季度不同的思路,即已经调整较深、适合绝对收益的公司。

例如 安防AI领军、中控技术、德赛西威、石基信息、纳思达、广联达 等

5)维持原有 大华股份、浪潮信息、金山办公、中科曙光、同花顺 等的跟踪,近期场景会增加 绿的谐波、三花智控、鸣志电器等(申万机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