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扔掉的旧衣,是创业商机,还是“割韭菜”的镰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最前线(ID:chuangyezuiqianxian) ,作者:李小反,编辑:蛋总,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8月底,多抓鱼将75元回收来的旧衣服以600多元的高价卖出,价格转手翻了8倍。这条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认为多抓鱼的暴利式溢价“吃相难看”。
(资料图)
其实,得以被高价卖出的二手衣服只是极少数,大量普通衣服的宿命都是被“论斤”回收,然后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国家。
早前,回收二手衣服的商机已被一些商业嗅觉敏锐的人抓住了。除了在2020年走红的“白鲸鱼”旧衣服回收小程序(亦有同名app)之外,这个行业更多的是“散兵游勇”——一人、一车、一仓库即可创业。在多数人眼中,这是一个没多少技术含量和门槛的行业。
据「创业最前线」了解,一位00年男孩,入行第一年的到手利润有17万元,另一位80后创业者,入行8个月赚到30多万元。
不过,二手衣服回收不仅是一些人白手起家的机会,也是一些人用来“割韭菜”的镰刀。一些上游分拣厂或者体量较大的回收公司,利用加盟、培训的名义欺骗新人。
截然不同的两面,展露出旧衣回收行业的暴利与乱象,这个行业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低门槛生意
“小伙子为什么收破烂,找个班上多好?”这是做旧衣服回收一年多以来,张洋听到最多的话。
在大爷大妈眼里,坐办公室的工作才算体面又赚钱,回收旧衣服都是老年人做的事。面对他们的质疑,他选择笑嘻嘻地怼回去,“比你闺女挣得多,不用操心”。这些人不能得罪,在小区里他们都是潜在的KOL,张洋还指望他们帮忙宣传。
23岁的张洋曾做过很多份工作,网管服务生、电子厂普工、客服、销售等等。之所以会进入旧衣服回收行业,也是一个误打误撞的机缘——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有人在回收旧衣服,出于好奇便去了解这个行业。
图 / 摄图网
“成本低,即便赔也不会赔太多。”这是他对这门生意的第一想法,也是他拉着朋友入行的主要原因。
旧衣回收生意门槛极低,一人、一车、一仓库即可。吉林省的陈林在入行前,只是花几千元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租下一个仓库付了半年租金,总投入1万多元。
张洋最开始连面包车都没买,只花两三千元买了一辆电瓶车,这是最大的一笔投入。他们的仓库选在合伙人的农村家里,免费。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一些蛇皮编织带,每个五六元,几个用来捆绑货物的松紧带,一般三四元一根,以及一个花30元从淘宝买来的手持电子秤。
总体算下来,张洋刚入行时的成本投入不过三千多元。
他告诉我们,入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习惯被人管束,像机器人一样做着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销售工作相比,自己做生意的好处是,没有太多的业绩压力,更舒心。
不过,在回收旧衣服这份工作里做久了之后,张洋又陷入另一个重复的流程。如今,他每天开着一辆二手面包车,走街串巷回收二手衣服,然后把这些旧衣服进行简单分类后卖给上游分拣厂家。
“这个行业没什么技术含量,挣的是辛苦钱。”张洋表示,“每天起早贪黑,搬货拉货,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收。”如果小区没有电梯,几十、几百斤的衣服都要自己扛下楼。
张洋回收旧衣服的一个必备物品是口罩,用来防灰尘。“不要小看这些灰尘,我刚开始不注意,咳嗽了好几个月。”
除了体力劳动上的辛苦外,有时候收货这一环节也并不容易。尤其是刚入行的人,既不知如何回收,也不会分拣。
刚开始时,陈林不好意思在客户家里仔细挑拣,全部收回去之后发现有些衣服不合格,“幸好赔得不多,百八十块”。
有时候,年轻人在回收旧衣服时还会面临一些尴尬时刻。
在非洲,二手内衣是抢手货,有时候价格甚至超过新衣服。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二手内衣在回收环节上成了重点货物。
刚开始收到内衣时,20岁出头的张洋很不好意思,“不敢用手拿,只能用其他衣服裹住,故意躲开不看。”由于没有经过仔细检查,他收到很多不合格的货都只能扔掉,也因为这一点,他没少被合伙人吐槽。
月入三四万元
对于一线回收员来说,这门生意的本质就是赚差价。
“我们从个人手里回收,每斤的价格在两毛到一元之间。”陈林表示。收回来后,他们需要把起球、有污渍、破损的衣物分拣出去,然后按不同的品类对旧衣服进行分类后,出售给上游分拣厂。
这些二手衣服的流通渠道主要是被出口到非洲,因此夏装最贵,分拣厂回收的价格可以达到7000多元一吨,像毛衣这样的秋冬装,只有五六百元一吨。
按照市场行情,这个价格上下略有浮动,且各家厂的定价也有差异。“哪家价格高就卖给谁。”陈林对「创业最前线」称,“刨除场地、人工费等成本,每吨的净收入在200至2000元之间。”
(图 / 河北一家分拣厂的部分单品回收价格)
进入这行已经将近两年,陈林想到一个更便捷的赚钱方式——发展“下级”,这些人收到衣服之后,他加价收过来,再倒手卖给厂家,相当于“二道贩子”。
这样一来,他的利润空间减少,收货体量虽然增加,但总体收入变化不大,最大的好处是省时省力。有人供货的情况下,陈林平均每月能回收70吨左右。
在这个靠体力劳动吃饭的行当,对回收员们而言,最好的回报是不算低的收入。
陈林去年4月入行,到年底时净收入30多万元。入行第一年,张洋分到手里的钱也有17万元。
分拣厂家也在积极寻找回收代理商,他们口中的这门生意更加赚钱。
河北一家分拣厂的工作人员汪童表示,成熟的回收员每个月的收货量在10吨左右,综合算下来,平均每吨按照5000至6000元的价格结算。“刨去成本,每吨最起码也有4000元利润。”照此计算,去掉一些其他成本,他们的回收员每月就能赚三四万元。
旧衣回收这门生意没有诀窍,赚钱的多少与收货量相关。为了提高收货量,回收员想尽各种办法宣传。
线上,他们在闲鱼、转转、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帖,本地客户可以上门收货,外地客户通过邮寄的方式回收。线下的方式更多样,比如陈林会在小区里用喇叭吆喝,发传单、名片,以及在家政群里发广告,保洁阿姨给客户打扫完,有旧衣服就能顺手卖给他。
张洋有空会在小区里发小卡片,“塞进门缝或者车里,只要不太频繁,大家不会反感”。另外,还有回收员与物业、快递驿站合作,在小区里投放回收箱。
“现在的旧衣物回收行业还是一片蓝海,体量大,竞争小。”旧衣分拣厂家如此形容这个看似狂热的行业。
这个结论背后,有相应的数据和现象作支撑。
2013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消费者扔进垃圾桶中。
另一方面,当前旧衣服极低的回收利用率也是这个行业成为蓝海的原因之一。2021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则透露,废旧纺织品每年回收量不超过产出量的10%。
这些数据透露,旧衣回收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人来“割韭菜”
陈林感觉到,这两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这个行业的宣传多了起来,很多分拣厂家和回收员都开通了账号。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人,有些人可能故意抬高旧衣物的价格。比如分拣厂回收夏装的价格是7000多元一吨,有人报价一两万元,“等新人收到衣服往厂家送的时候,对方再找各种理由压价”。
在这个发展起来不久的行业,我们嗅到了一丝“割韭菜”的气味。
“割韭菜”的第一种方式是分拣厂家或者体量较大的回收公司宣称开放加盟,骗取加盟费。
“有些人可能都没有自己的分拣厂,只是随便带你去一家厂看看,纯属骗钱。”陈林称。
汪童向「创业最前线」透露,他们家的品牌使用费用是9600元,如果回收员收够10吨夏装,费用全部返还,“我们前期会免费提供一系列扶持,这笔钱就相当于押金。回收员每收到5吨货,厂家会派车前去拉货,物流费用全部由厂家承担。”
当然,并不是所有收费的厂家都是企图“割韭菜”,具体需要入行者自行判断。
另一种“割韭菜”的方式是,他们打着“教新入行者学习旧衣回收知识”的旗号,骗取培训费用。
“这些培训班的收费一般在几千元到一万多元。”陈林说道。教学的内容包括:哪些种类符合回收标准、如何分拣衣物、如何寻找分拣厂家等。
旧衣回收行业的基本要求是不收破损、有污渍、染色,以及婴儿、小孩和老款衣服等。在这些要求之上,每家分拣厂的标准还略有不同。“比如一些分拣厂里,女孩穿的短裤可以算作夏装,有些厂家就不可以。”陈林说。所以,他认为跟着厂家学习系统的分拣知识确实有必要。
这也确实是新人入行最快的途径,但缺点是难以辨别对方是否靠谱。
关于培训的必要性,张洋有不同的看法。“分类还用学吗?去分拣厂问清楚自己就会分了。”
亲自去分拣厂谈合作,摸清他们的回收价格和标准,这是另一种“笨方法”。陈林和张洋最初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这种办法的缺点就是慢,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入行前,陈林花了三个月时间了解这个行业,收到货之后才去联系厂家,也是一家一家地给分拣厂打电话打听消息。
汪童表示,除了教加盟商分拣衣物外,他们还提供如何宣传、如何跟代收点谈合作,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二级代理等。
“比如发展自己的代收点,你可以跟废品收购站、菜鸟驿站、保安、小区物业、保洁之类的谈。”汪童称,此外,他们还提供车贴、名片海报、易拉宝等宣传等物料。
但实际上,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陈林和汪洋,早已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些宣传方式,陈林也同样发展了下级代理。
被“割韭菜”,加上工作辛苦,这两个属性使得旧衣回收行业的人“进来得快,出去得也快”。入行的人越来越多,陈林感觉到这门生意也不如之前容易做。随后,他可能也会转行到服装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
此外,从业者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出口旧衣服到非洲这个产业还能持续多久?
有媒体报道,为了促进本地纺织工业发展,非洲一些国家曾在几年前提议逐步停止进口旧衣服,鼓励“非洲制造”,如埃塞俄比亚正大力发展纺织服装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其向美国市场出口纺织服装金额就达到了2.61亿美元。
由此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的出口旧衣服产业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仍未可知。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二手衣服回收行业或许还是一片蓝海,但从业者们必须做好Plan B,毕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让人“轻轻松松月入过万”,风险和收益向来是硬币的两面。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