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我纵横互联网快10年了,作为产品经理,各种奇奇怪怪的需求也见过不少。

比如五彩斑斓的黑...

比如一键去除马赛克...

再比如那个手机壳变色需求…

但要说到离谱,上面所有需求加一块儿,都比不过下面这个需求离谱之万一:

没错,朋友们,你们没有看错,这是智能汽车产品的需求:一!键!超!车!

一开始看到这图,我真以为是P的,毕竟一般的脑洞都想不出这种需求。

后来,在N个摸鱼群里都看到这张图,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查了下,竟TM是真的:XX新能源汽车,支持“一键超车”功能。

…(手动无语,表达老K被震惊的说不出话)

回到这个宣传页,我首先想到的是: 但凡你考过驾照,都应该知道,超车是不需要鸣笛的…

其次,在一条路上,要是前后两辆车同时按下“一键超车”,俩车是不是得打起来?

然后,回到超车这个需求本身, 但凡你开过几年车,都应该知道,打灯、加速变道仅仅是超车的结束动作。

在此之前,驾驶员需要观察前方的车况、路况、行人等N多因素,如果是借道超车,还需要把隔壁道上的上述因素也考虑在内。

最后综合所有路面因素,再结合自己驾驶技术(新手慎重)、汽车马力(公路三王八慎重)、保险额度等等主客观因素,做出是否超车的决策。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一键超车”功能,我按下去,是直接打灯加速呢,还是先观察计算再决策是否超车?

如果是前者,出了事儿谁TM负责?如果是后者,那这个“一键超车”的目标用户按下去大概率是懵逼的:咋还不超啊?我再按一下…

亦或是,需要用户先做出超车决策,然后再按“一键超车”?那这功能还能再鸡肋一点吗?

所以,现在做智能汽车的产品经理,是不需要懂开车呢?还是不需要懂用户?

从需求分类上讲,对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来说,续航、马力、性能稳定性属于基础需求,自动/辅助驾驶属于期望需求,像这种奇奇怪怪的“一键超车”勉强算是兴奋需求吧。

正常打磨产品的逻辑应该是先做好基础需求,再涉及期望需求,前两个非常OK了,再去做一些让用户尖叫的需求。

但总有一些公司实力不行就喜欢投机取巧,基础需求做不好、期望需求也拉胯,于是产品发布会上只能放点奇奇怪怪的需求博关注了。

那么问题来了,基础、期望需求都做不好,兴奋需求确定能用吗?

功能不靠谱后果多严重?

要是手机应用也就算了,顶多浪费点用户的时间和手机流量;

智能设备也还好,老罗的TNT工作站你还能勉强当显示器用;

但你这汽车的超车功能要是不靠谱,是会出人命的!

最后,使用这个“一键超车”的同学们,记得买个贵点的保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