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可心
(相关资料图)
来源 | 产业科技
Soul的灵魂社交,等待被救赎。
近期,江西萍乡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利用他人信息,在Soul等交友软件上注册账号,然后售卖给黑灰产人员,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Soul,成为诈骗的关键环节。诈骗分子购买Soul的账号,在平台上将自己打造成高富帅、白富美的形象,再寻找被骗对象,一步步诱骗其进入诈骗陷阱。最后,以投资理财、引导刷单等方式,对被害人实施诈骗。
Soul的社区里有大量单身适婚群体,他们在陪伴、交友方面需求更为强烈,这也给了骗子们创造了机会。因此,陌生社交软件使用者也成为杀猪盘、理财诈骗最集中的受害人群。在Soul上,许多Souler都遇到过骗子。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产业科技」从几位Soul用户那里了解到,最早的Soul还可以被称为精神避难所,“上边的人很干净,聊的话题也很有深度。”
Soul上线于2016年,是一家陌生人社交平台,由一人在上海奋斗的张璐创立,最初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孤独的人”。不过在商业化进程和扩圈途中,Soul的愿景似乎逐渐变形,“Soul变味了”成为大家一致的感受。
陷入两难。和知乎一样,Soul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早期用户出走和用户质量下降都无可避免。更尴尬的是,陌生人社交似乎从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为了留住客户,Soul只能一手重投营销,用新客弥补流失老客;一手布局内容生态,以娱乐场景吸引客户留存。当元宇宙的风从大洋彼岸吹来时,Soul又把元宇宙收入生态版图,迅速将slogan改成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
不过,从需求上看,Soul还是陌生人社交平台,年轻人也并不关心元宇宙和社区。他们所关心的,只是Soul能不能带来一段高效的社交关系。
灵魂变质
不露脸社交曾是Soul的杀手锏,如今反而成为暗雷。人们在虚拟身份下畅所欲言的同时,网络诈骗、杀猪盘等违法行为也在滋生,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黑灰产业链。
低成本获得账号。「产业科技」发现,在淘宝里,多家店铺都在售卖Soul小号,一个新号的价格在9.9-30元之间不等。拍下小号后,商家会提供一个手机号和对应的验证码,用户输入后即可获得新身份。
在Soul上,不止手机号,身份信息都可能被冒用。小艾在注册Soul账号时,发现有人已经冒用自己的身份注册账号,导致他无法正常注册账号,无奈只好向第三方平台发起投诉,“客服让我自己登录账号注销解绑,但是账号不是我绑定的,根本没办法登录。”
由于账号实际使用者保管账号、身份信息,一旦信息绑定成功,解绑需要账号实际使用者操作。因此,受害者想要找回账号困难重重。目前,小艾仍未拿回本属于自己的账号。
Soul匹配聊天、互送礼物等功能只需要绑定手机号,不需要实名认证,这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虽然Soul在不断完善反诈机制,但在黑产眼中,它仍是温床。
偶然间,上班族王志在Soul上匹配到一名女生,两人相谈甚欢。熟识后,该女生表示要在一个理财软件上教王志赚钱,出于信任王志照做了。下载后,平台不断给王志发布任务,“一开始给了点甜头,后来又发来需要大押金的任务,我察觉不对把她删了。”
同样的交友诈骗套路,吴途就没有那么好运了。骗子加到吴途微信后,先是暗示吴途自己缺钱,等待吴途自己提出借钱,并表示一定按期归还。
收到钱后,骗子随即消失,吴途这才意识到被骗了。对于此次受骗,吴途十分气愤,“已经收集完材料了,今天就去派出所。”
类似遭遇的还有孙清。在Soul上相识不过数天,他已支付给对方2000元,“奔着找女朋友去的,结果反被骗,怪我太天真。”值得注意的是,孙清是在Soul平台内扫描支付宝付款码向对方付款的,“互为密友后,平台保护机制会部分失效。”
不幸的是,受害者们被骗的财物较难追回,破案难度也很大。业内人士向产业科技表示,网络犯罪中,报案地点和嫌疑人所在地大都不一致,这就涉及跨省侦察,破案难度大大增加。此外,Soul等社交平台部分涉及虚拟物品交易,统计涉案财物时难以衡量价值。
灵魂社交变味。不少人眼中,Soul已经脱离灵魂社交的初衷,“我想和你聊哲学,你不是cpdd,就是想掏空我的钱包。”作为Soul最早一批用户,晓夏颇有些无奈,“要是能一直小而美就好了。”
客观来说,Soul走向资本市场后,需要更大的流量规模,来维持平台变现链条,以证明自身商业价值前景。但规模扩张后,陌生人社交的场景痛点依然难解,暂且不论平台合规风险,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也缺乏支撑。
真生意or伪命题
在陌生人社交赛道里,Soul还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玩法易复制,护城河尚浅。Soul与电商平台和内容社区不同,它既没有实物商品,也没有优质内容支撑,能在短期内成长为头部平台,很大程度依赖独特定位和用户高频互动。
匿名社交是基于LBS技术的产物,陌陌、探探等平台同样在使用,Soul并没有技术壁垒。此外,Soul也不具备依托关系链构建的关系壁垒,想要迅速聚拢足够多的用户,除了寄希望于荷尔蒙,广告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重投营销。2019-2021年,Soul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0亿、6.2亿、15.1亿,分别占当年总营收的278.1%、120.9%和113.7%。2022年第一季度,在《大侦探》、《朋友请听好》等多个综艺中均有Soul的身影。李莉表示,自己短视频平台也时常刷到Soul的广告。
单就结果来看,Soul用户、营收双增长。2021年,Soul日活用户数达到910万,营收从2019年的7070 万增长至2021年的12.81 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25%。
业内人士指出,Soul的用户增长几乎全靠营销拉动,一旦营销断供,营收和用户数量就会停滞,甚至出现下滑。拆解招股书不难发现,Soul的流量无法高效变现,商业模式还不足以支撑高企的营销费用。
营收结果过于单一,限制Soul未来发展。Soul的营收主要来自增值服务、广告、好物商城三方面,其中增值服务占比高达93.9%,广告业务占比为6.1%,商城业务始终没有存在感。归根结底,还是陌生人社交的特性限制Soul的商业变现。
用户在Soul购买多为虚拟产品,给陌生人送礼物、装饰头像等功能,都基于脆弱的陌生社交网络。而Soul的造梦程度又不够,加之Z世代消费者正回归理性消费,用户们大多不愿意花这笔钱。2019年-2021年,Soul平均每月每个付费用户的收入为21.9元、43.5元和60.5元。
一般来讲,互联网企业发展初期烧钱换用户,但当竞争步入下半场,面对越来越难获取的新客户,用户质量和粘性才是平台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陌生人社交场景而言,用户质量和粘性,正是平台生存的锚点。
用户流向熟人社交网络,在Soul上停留时间短。用户对Soul的期望是一段社交关系。当陌生人变成熟人后,很容易互加微信转移平台。毕竟在人们的认知里,微信才是“熟人聚集地”。这导致Soul无法沉淀用户关系链,也就无法形成闭环,最终只能为微信做嫁衣。
小众走向大众,用户质量下降。曾经Soul凭借树洞、灵魂交友的定位获得第一批用户,也把自身划分到小众平台阵营,毕竟需要精神抚慰的年轻人数量有限,更多玩家需要的是荷尔蒙和刺激感。
为提高用户留存率,Soul打出社交+内容牌。如果只做陌生人社交,缺乏具体场景支撑,陌生人社交平台很难满足用户们的需求。
为了留住用户,Soul开始研究内容矩阵,在社交平台中培育内容生态。近年来,Soul不断更新平台功能,先后加入了群聊派对、Soul游乐园、广场等社区、娱乐场景,试图吸引顾客,解决用户留存率低的问题。
在规则上,Soul给予女性用户一定特权,女性用户每天通话次数和语音匹配次数都多于男性。此外,用户们还可以在广场内里生产UGC内容,并获得收益。这成为了女性用户留在平台的重要动力,丰富的内容也提高男性用户留存率。
除了陌生社交平台们的已知打法,Soul还搭上元宇宙这班快车。基于发布内容和匹配聊天的功能逻辑,Soul自主研发3D引擎。2021年6月,Soul上线“个性商城”板块,用户可以发挥想象,自行创作虚拟形象。
不过,若想这一切布局成立,前提必须是Soul讲出的故事足够有吸引力,且有能力撑起元宇宙设想,至少要能活到元宇宙来临的那一天。就目前来看,用户们仍不满意平台环境,Soul的商业化困境依旧无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