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鱼鳞图册”

休宁档案馆收藏的“鱼鳞图册”


(资料图片)

“鱼鳞图册”,又称鱼鳞册、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标明相应名称。由于田图状似鱼鳞而得名。在我省休宁县,就珍藏有珍贵的“鱼鳞图册”1000多卷。作为一名自然资源工作者,近些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方关注。

“鱼鳞图册”大规模始于明朝

编制“鱼鳞图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的婺州等地就有零星的编制。而它的迅速发展则是在明朝。据史料记载,1368年,朱元璋在取得全国政权正式建立明朝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普查户口,建立“黄册”制度;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

为什么朱元璋首先就要编制“鱼鳞图册”呢?原来,元末之际,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当上皇帝后不久,朱元璋发现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因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土地赋役制度改革。这位出生于安徽凤阳的“和尚皇帝”明白,封建政权的基础是土地和人民。于是,他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大规模启动了全国范围的“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编造措施。朱元璋建立两册(“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目的,是对人口和土地进行大清理,打击地主富豪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徭役,是朱元璋发明的一大反腐力举。

与“鱼鳞图册”相辅而行的还有“黄册”,即户口登记簿。前者以田为母,以人户为子,用于稽查田亩编号四至等;后者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用于定徭役、征赋税。两者互相印证,“相须而不可无”,同为封建国家征收赋役、管理土地民户的依据。据史料记载,“黄册”十年编造一次,以户为主,详载各户的人丁与产业结合状况,凡属同一业户的坐落不同的土地皆登载于“黄册”中,官方即以此定户等,以户等征派徭役。可以看出,“黄册”制度的重点在“人”。而与之相配合的,则是以“地”为重点的“鱼鳞图册”制度。

丰富的休宁“鱼鳞图册”

而在全国各地“鱼鳞图册”的收藏中,我省休宁县的“鱼鳞图册”又较为突出。在休宁县档案馆的历史档案陈列室中,各种颜色发黄,透着墨香的书纸册薄,琳琅满目,其中尤为瞩目的是一种呈鱼鳞状的古代图册,这就是卷帙浩繁达100多卷的“休宁鱼鳞图册”。图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就像一片片鱼鳞。

为什么休宁县的“鱼鳞图册”较为突出呢。在史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是因为朱元璋采纳了休宁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进谏,为“鱼鳞图册”制度的普及和完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到了清朝初年,王公贵族的圈地、“三藩”霸据及鼓励地方乡绅垦荒的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土地兼并。于是清朝顺治四年(1647)和康熙二年(1663)再度重新编造,补造“鱼鳞图册”,现存“休宁鱼鳞图册”就是这一时期编修的,在以后的土地赋税管理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人精心修补,妥善保存,一直使用到民国末期。

据了解,休宁的“鱼鳞图册”记载比较完整,在县城四隅以天干编号,都图则采用“千字文”编号,开本大小不等,内容、格式亦有细微之异。图册载明了所有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沃瘠、户主姓名以及日后使用过程中300多年来的业主变化、挂税转移记录。它在承认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要求业主按亩纳税,凡图册上的土地买卖,要向地方政府办理田赋过割手续,因而记录的内容相当详细。

成为“国宝遗产”

应该说,休宁“鱼鳞图册”真实反映了徽州私有土地管理中的土地转让、租佃、买卖、课税等关系,是研究徽州当时农村经济状况、农业荒垦政策、水利灌溉、土地测绘和田地转移频率节奏的依据,也是研究徽州商业和徽州农业之间关系的有力佐证。

正因为如此,在今年1月12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的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结果中,共有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由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等联袂申报的《鱼鳞图册》名列其中正式成为“国宝遗产”。加上此次同时入选的徽州文书精品《徽州谱牒》,以及此前已经入选的《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明代徽州江氏家族分家阄书》,黄山市成为该项目全国地级市申报成功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土地登记的“见证者”,“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在传统农业社会,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鱼鳞图册作为征税的依据,事关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地籍档案。而“鱼鳞图册”制度代表了当时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史上一个创举,故而弥足珍贵。美籍华人、著名史学家赵冈曾评价说:“我认为明清时代的‘鱼鳞图册’是人类历史上(在电脑时代来临以前)政府地籍管理最周详细致的档案记录,中国以外任何国家都找不到类似的档案资料。”而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鱼鳞图册”对我国土地制度史、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汪政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