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扬子晚报网4月14日讯(记者 徐媛园)4月14日下午,近40名初中生在南京科技馆信息技术展厅“翻转之间”展项前席地而坐。墙面上,若干磁片按照矩阵排列,通过不停的翻转,时而变换出文字,时而变换出图案,呈现出形式各样的变化效果。当学生做出挥动手臂、来回走动等动作后,小磁片也会随之做出翻转,从而实现学生与墙面有趣的互动……

为什么这些小磁片可以变换出各种图案呢?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的苗宣衍老师正在南京科技馆里带领学生们寻找答案。苗老师本次带来的课程为《“科技律动”之“数字色彩”》系列创新教育课程第一讲,该课程在长三角联盟首届“课本中的博物馆”教师教学项目展评中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同时也被列为南京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课本中的科技馆”首批重点建设示范课程。

“课本中的科技馆”是基于南京科技馆场馆资源,紧密贴合科学课程标准研发的创新教育课程。授课采用“双导师”模式,即学校教师和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包,共同完成现场教学。

活动以《玩转翻转之》为题,通过“展品互动初体验”、“心有灵犀大比拼”和“信息科技再学习”三个环节,穿插有趣的互动体验,把课本里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思考和问题探究的能力。苗老师首先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对展品所呈现的信息科技产生思考;随后通过分组互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和输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后回归展品本身,帮助学生把对信息科技的理解从感性的认识层面上升到理性知识的求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说:“活动蛮有趣!原本以为又是来“上课”的,来了后发现原来是来“玩”的。而且,在这个“玩”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图像编码蛮有兴趣的,回去可以尝试一下。”

南京科技馆馆长张志强表示:在教育“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这对于以青少年作为受众的科技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在我馆设立的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首家由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和关工委联合打造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校外平台。中心成立以后,科技馆与教育系统的联系愈加紧密,在市教研室科学团队的智力支持下,科技馆“馆校结合”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得以保证, “课本中的科技馆”就是最好的印证。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科创中心,进一步畅通科、教、馆、校四方联动,校内外协同发展,为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播撒春天的种子。

本次课程通过南京科技馆视频号同步直播,为南京科技馆“双减”直播课品牌再次输入优质科普资源,助力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切实发挥科普教育阵地的资源优化作用。

校对 李海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