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或重回“8元时代”?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余思毅,编辑:王丽丽,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图虫创意
油价或许要降了!
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价窗口将再次打开。
据国内成品油定价规定,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均值挂钩,大宗商品行业网站卓创资讯计算国内近8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14.21%,预计本次成品油价格将会下调。
回顾上次调价窗口期,3月31日24时,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2.05%,汽柴油均上调110元/吨。据业内预计,按当前的原油变化率跌幅,本次油价调整的下调幅度超610元/吨,折合下调0.46元/升~0.55元/升。
按一辆车50升计算,加满将节省23元~27.5元左右。
据金投网,当前广州市95号汽油价格为9.48元/升,92号汽油价格为8.75元/升。这意味着,经过本次调价,成品油或重回“8元时代”,同时终结了今年以来连续6次上涨的局面。
国际市场方面,踏入4月份,布伦特原油延续了3月底的跌势,在100美元~110美元的区间徘徊。
4月1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4.30美元,收于每桶98.48美元,跌幅4.2%,这是布油自3月1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4月14日,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超3%。WTI 原油涨幅3.63%,报104.2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3.95%,报108.78美元/桶。
“原油的表现主要原因包括美国近期加息、欧美国家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叠加疫情反复背景下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引发的需求忧虑等因素。”4月13日,中关村发展集团产业经济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时代财经分析。
有消息指出,布油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能源署成员国计划释放创纪录数量的战略石油储备,但在董晓宇看来,战略石油储备投放短期内起到平抑供需的矛盾,但长期来看取决于俄乌局势的走向及全球经济能否走出疫情影响的阴霾。
图片来源:卓创资讯
一、美国等释放巨量储备,原油价格震荡整理
近段时间,俄乌局势尚无突破性进展。在能源制裁方面,从原油、天然气延宕至煤炭。
4月8日,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实施的第五轮制裁,包括禁止进口煤炭、木材、化学品和其他产品。其中煤炭进口禁令从今年8月第二周起全面生效,从4月8日当天起不允许同俄签署新的煤炭供应合同。
据悉,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煤炭是欧盟最容易切断的俄欧能源贸易。董晓宇指出,欧盟启动的第五轮制裁目前在相关欧盟国家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很深,需要从俄罗斯进口25%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
“俄罗斯煤炭向欧盟出口的贸易额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占比较小,欧盟选择从煤炭下手进行制裁,一方面是向美国表明态度,另外一方面煤炭对欧盟能源消费影响较小,操作难度不大。”董晓宇解释道。
对油价来说,最具有影响的事件为4月1日以来,美国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从其战略储备中释放1.8亿桶原油,国际能源署(IEA)的其他成员国也宣布将净释放6000万桶原油。
这2.4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将弥补俄罗斯受到制裁后出现的原油供应短缺,也持续影响油价走低。该消息不断发酵,4月11日,WTI原油期货收盘跌至2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93美元。
出乎意料的是,4月12日,WTI原油期货又上升回100美元以上。陈卫东告诉时代财经,油价再次反弹的原因是欧佩克国家的拒绝增产的表态。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4月11日指出,由于当前以及未来的相关制裁行动,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原油出口每天减少700万桶,考虑到当前的需求前景,想要弥补这部分的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董晓宇指出,4月以来油价整体上呈现下跌走势,期间曾有弱势震荡整理,表明短期市场情绪较为低迷、焦灼,缺乏明确方向指引。
所谓“明确的方向”到底指什么?陈卫东对时代财经解读为政治博弈。
陈卫东分析,今年8月份将是美国中期选举,再此之前,拜登会竭力让油价回落。在还没调整到位之前,原油价格会在100美元上下高位宽幅波动。
“油价的关键还在于沙特,2.4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大概能够弥补俄罗斯的原油缺口约80天。而美国与沙特的博弈持续进行。”陈卫东补充道。
中石油经研院4月12日发布的《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2年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市场恐慌情绪上升的影响,油价还将高位震荡,不排除短期油价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可能性。中石油经研院表示,在基准情景下,预计布伦特原油2022年均价为97美元-100美元/桶。
二、高通胀遇上高油价,物价指数“雪上加霜”
国际油价整体处于高位运行,给全球通胀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4月12日,美国公布3月CPI数据,充分反映了地缘政治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据华安证券援引美国最新的物价数据,能源方面,3月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11%,相较2月提升7.5个百分点,主要受汽油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叠加美国放松疫情管控带动的出行需求上升,推动3月份美国汽油价格最高涨至4.18美元/加仑,较2月份上升20%,涨幅明显。
据财联社报道,近日亚洲部分国家已陆续公布3月通胀数据,其中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泰国和韩国通胀数据涨幅均超过预期。
中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是三个月来最大涨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超过8.3%,均高于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测。印度3月的通胀率达到6.95%,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已连续第三个月高于印度央行的通胀目标区间上限。
据新湖期货分析,3月CPI超预期,主要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能源危机,同时海外粮食危机已经初现端倪,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
过去的3月份,蔬菜价格往往会季节性回落,而今年的3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新湖期货认为,除了因为多地疫情封控对蔬菜的收购和运输产生较大扰动,还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的上涨推升运输成本,以及石油化工产业链下游的农药、化肥等产品价格上涨,推升蔬菜的生产成本。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4月12日发布的简报,自2021年10月以来,亚洲(除中国外)的食品通胀率已上升2.7个百分点至4.5%。该机构预计这种上涨趋势将持续到第二季度,甚至对某些国家来说,还可能延长到第三季度初。
董晓宇对时代财经分析,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将决定对全球经济影响程度到底有多深,目前叠加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仍受疫情阻断的影响,经济下行的态势是明显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