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春分吃春菜了吗?

图源:@华夏风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怡新,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说实话,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对春菜的概念是有些模糊的。南方人饭桌上必须要有绿色,而北方人饭桌上唯一缺一不可的可能就是大馒头。

直到自己开始偶尔买菜做饭,才发现最近的青菜格外丰富,盒马甚至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春菜”板块。

春菜其实本来特指一种莴苣,现在又多用引申义,也就是春季的时令蔬菜。

食有时。从古时起,人们就认为吃时令蔬菜有利于养生,春分时更是有吃春菜的习俗。采回春菜,和鱼肉一起煮汤,就是“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放到现在,人们吃春菜是吃一个新鲜和仪式。

人在都市,“过春天”的热情更加高涨。 买郁金香、吃青团、喝春日限定的奶茶;看各大品牌明知不可为还要推出樱花味食物,漫天粉色花瓣的广告画面丝毫不能拯救灾难一般的口味。

01 春菜贵如油

在春菜里,香椿可能每年都是话题度最高的那位,因为它鲜美昂贵,惯例要引无数人竟折腰。

今年2月底3月初,央视财经的新闻中,在江苏,香椿已经卖到了80元一斤,这还不足以让人惊讶,因为好一点的香椿芽卖到100多元一斤也是有的。

与之相辅相成的现象是香椿并不好买,因为进价贵,很多摊主选择干脆不卖。

但一线城市的买菜软件上从来不缺新鲜种类,你可以花10块左右买到精致塑料盒子包装的、拿出来甚至不用怎么清洗、一把品相良好的香椿,代价是按克称重的一人食分量。

刚好,喜欢在软件上订菜的年轻人都在独居,他们大多没有挑选蔬菜的能力,同时,根本消耗不了散装食材的重量。

香椿是椿树在春天长出的第一批嫩芽,谷雨之前的香椿品质最佳,因此,香椿的最佳食用周期只有15天。物以稀为贵,过短的生长周期让香椿的价格也和其他蔬菜脱节。

来自盒马APP

与香椿齐名的第二大春菜应该是春笋。“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春笋讲究吃春雨后最鲜的那一批,爽脆、鲜嫩,和肉一起吃最好,没有肉也要用厚厚的油。

买菜软件上的春笋不叫春笋,叫“手剥鲜春笋尖”,手剥代表人力劳动的溢价,和“鲜春笋尖”合起来颇有炭烤法国犬牙鱼(鳕鱼)配有机时蔬的味道。

不过春笋比香椿从数目上来说便宜两三块钱,比香椿贵的是芦笋,因为营养丰富被称为蔬菜之王。芦笋中有一个奢侈品种是白芦笋,能比青芦笋贵到三四倍,在春天是高档餐厅的常客。

来自下厨房@打盹的珊妮

因为来自欧洲,所以配黑松露、奶油这种西餐吃法比较多,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分享白芦笋食物的不是定位国外就是在上海。

说起来,培育白芦笋和韭黄的逻辑差不多,只要控制芦笋和韭菜不见光,就能得到价格更高的浅色品种。而每天为了防止它长出来见光所操的心就约等于溢价。

荠菜是冬春交界的蔬菜,如果说北方人冬天习惯囤大白菜,南方人的大白菜就是荠菜。

图源水印

荠菜是最适合做馅料的青菜,水饺、包子、馄饨、春卷,皆可入馅。南方人的青团风靡全国,但我们熟知的基本只有豆沙馅,再不济加个蛋黄肉松,荠菜馅听起来仿佛一股清流。它甚至还能做汤圆,荠菜鲜肉汤圆,一定能让没听过的北方人为之一振。

春天的荠菜批发价格大约在5元一斤左右,在一线城市的买菜APP上,能卖到30-40元每斤。

韭菜则完全不像比喻意义上的“韭菜”一样廉价。 盒马的一斤韭菜这段时间稳定在10.5元左右,要做韭菜炒鸡蛋的话,可能盘里的韭菜比鸡蛋要贵。计算过后发现更要珍惜上次在韭菜盒子里放足韭菜的东北饭馆。

听起来无比家常的豆角也加入了贵价阵营,价格和韭菜差得不多;时令的蚕豆近几天的批发价格也能达到12元/斤,在超市购买的话大概会翻一倍。

如果说吃菜还不足以纪念春天,吃花是一种更优雅的方式。

金雀花 并不常见,以“吃花”见长的云南人率先发掘出这种吃法,和茉莉花一样,做成炒蛋就能发挥好食材的味道。

@饭姐姐

蒲公英 又称婆婆丁,味苦清香,能通过忆苦思甜治好老一辈常说我们的“矫情病”;槐花不仅观赏性好,做食材也是无私奉献的全能类型。炸、蒸、炒蛋、做饼都能驾驭。

买菜软件的宣传语写“把春天吃进肚子里”,有了这样的心情,即使这些花卖着和香椿一样的价格,都不能忍住不尝吧。毕竟春天转瞬即逝,一定要抓紧时间做限定的活动。

02 “菜比肉贵”是怎么回事?

趁着春天吃时令的菜和花,是件让人愉悦的事,但对钱包来说,并不那么友好。

今年春菜价贵确实有一些客观原因。前段时间云南等产地降雪,影响到蔬菜产量,价格也随之提高。

不过,猪肉的价格倒是一直在跌,个别地区的特价猪能到5元一斤,可能是某些品种豆角的零头,对比之下,很容易留下“菜比肉贵”的印象。

随着产 地交通恢复和产量增加,春菜的价格应当有所回落。 比如清明前后,香椿的价格会变得更加合适。

刚上市的时令蔬菜价格高也是正常现象,用绝对值横向比较的意义并不太大。

而且考虑到100克的香椿炒鸡蛋足以让人吃撑,而一盘像样的春笋则要用至少半斤,也就是俗称的“越炒越多”和“越炒越少”,性价比也很重要。

香椿单价看起来唬人,但100克尝尝鲜的确是绰绰有余的,有余到一个人洗都费力——因为它真的很轻。

下厨房@端舞要做罗文姬

从实操角度来看,春菜本身并不算昂贵到难以飞入寻常家。

讨论时令的原因不如讨论人为:在各种等级标签下,蔬菜变贵早就不是一两天的事。

我们看习惯了商家在酸奶上玩花样,添加的巧克力豆是欧洲进口的,草莓味儿的草莓是丹东精挑细选的,最简单的酸奶还要加上0蔗糖的噱头,靠低卡的名义卖上翻倍的价格。

没想到蔬菜也开始在品牌上做文章,买菜时生怕自己买到什么名贵品种,配不上原始粗糙的厨艺,和捉襟见肘的预算。

一种是产地商标菜。芦笋分崇明和张掖的,张掖优越的自然环境更胜一筹;普通春笋也远不如临安春笋能卖上价,因为后者是深山孕育,更加肥美。

青岛胶河的糯土豆皮薄光滑、个大饱满,普通土豆对比之下黯然失色,这就是蔬菜看脸的世界。

传说中甘肃产的沙葱葱香更浓,让葱的地位从配料直接变成了正经配菜;虽然莲藕很好吃,但是湖北脆藕更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孕育出的天然莲藕,风里都是中产的味道。

另一种是二次挑选的精品菜。在香椿的基础上,有幼芽香椿,口感更嫩,价格翻倍;蒜苔掐头去尾就是蒜苔中段,人工精选,免去择菜。

普通韭菜可能一斤不到10块钱,但更嫩的“本地早春小韭菜”10块钱只能买到200克;铁棍山药也有去皮服务,省了备菜的一大麻烦,尽管价格不止翻倍,但对缺乏下厨经验的人来说称得上“不得不买的亲妈服务”。

剩下就是有机菜,有机蔬菜的价差和普通蔬菜一直很大,最普通的调味菜香菜,在菜市场上一两元就能买一把,但有机香菜价格能达到它的七八倍。生菜3块钱就足够一顿的量,有机生菜却要9.9。

对于恐惧于“菜比肉贵”现象的人来说,大概也顾不上什么化肥、农药的问题了。调味菜按照香椿的价格吃,不管是几万的月工资听起来都那么奢侈。

03 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爱吃菜

虽然前面有拿酸奶做过类比,但蔬菜和酸奶终究是不同的,酸奶再怎么好,也是添加剂居多的零食,有些甚至仅仅是在宣传上造势。

蔬菜的溢价远不到疯狂的地步 ,有些产地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品质的确有能感受出来的好,价贵无可厚非。况且,再怎么说,买上几种蔬菜也不会比买一份牛肉、鱼虾贵。

而作为最爱吃蔬菜的国家,没有谁比中国人对蔬菜的标准更加严格,甚至形成一种执念。

有远在海南的东北人每年秋天都要吃从家乡寄来的油豆角,离开那块黑土地,怎么种都不是原来的味儿。

重庆人在机场拎着豌豆颤儿的画面也成为经典。在火锅店,只有号称重庆空运来的豌豆尖才值得他们一尝,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依然会给出差评。

许多爱吃菜的人还有一个种菜梦想。

航天活动之后,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是“月球上能种菜吗”。城市里的阳台上、小区空地里,见缝插针种一些简单的大蒜、西红柿、青菜,是退休男女的一大乐趣。

挖野菜 也是一种特色活动。小时候看《家有儿女》,刘星姥姥打车到京郊挖野菜,后来才知道这是埋在中国人基因里的爱好。

小区草丛里的马兰头、山坡上的荠菜能让南方人挖一个春天。即使挖到的成果还不够开车到野外的油钱和洗车钱,但吃上一口自己动手的新鲜食材,足够回味好几顿饭。

挑选各个地区的蔬菜,或许根本就是投其所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好,因为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吃菜。

春菜价格再涨,大家的餐桌上还是会准时出现香椿和芦笋,没有什么比过时不候的春季限定更具吸引力了,当对象是蔬菜时,效果加倍。

大家今年吃到了什么春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