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力诞生之初,算力就被人们寄予厚望,不管是起初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阿尔法狗,还是如今备受运营商青睐的算力网络,算力显然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运营商新兴业务转型之路的开启,对云计算和云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算力网络的搭建和升级成为“必选项”,运营商有望成为全社会的“算力中转站”。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数据显示,2016-2021五年间,我国的算力规模每年增长46%,数字经济增长15%,算力的大规模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资料图】
目前,我国的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相关服务器规模约2000万台,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为用上算力网络的企业提供了超强的算力支撑。
其实,在运营商错过移动互联网消费端红利的几年间,运营商着力打造的云资源池和边缘节点已初具规模,这也是近几年运营商云市场迎来翻番增长的重要原因。
算力网络 “哪里需要哪里调”
以中国移动的算力网络建设为例,移动将其分为“三步走”,目前正处于第一步泛在协同,关键发力点在于资源流动,满足大多数用户一站开通需求;第二步是搭建“东数西算”算网大脑,核心在于高效编排调度、一体化管理;最后便是有望实现算网一体共生资源的最优分配,就是让数据找到最合适的位置,避免算力浪费,将其效用最大化。
值得关注的是,移动在2022年上半年花了200亿元投入算力网络,预计全年的开支为480亿元,占全年资本开支总额的26%。依托于算力网络的云服务也为移动的营收增长贡献了不少力量。
再来看电信,“电信云”的表现在近几年也十分亮眼,仅今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便达到280.82亿元,一举超过2021年全年收入。
紧接着,8月份电信首次推出了“息壤”算力调度平台,通过自定义的调度策略能力,“息壤”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算力和网络资源,满足不同场景下算力的对接,全面统筹算力资源的使用,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层级之间的算力资源流通,对算力实施“哪里需要调哪里”。
就在上个月,联通自主研发的算网大脑1.0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有自研主动感知方法、统一的度量体系和智能调度算法,让联通的算力网络有了“指挥中心”。
今年,联通打算在算力网络上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65%,相应的云投资预计提升88%。
算力的“高光时刻”
从97年IBM超级电脑深蓝战胜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19年4月AI电竞团队OpenAI Five与人类战队对决《dota》,2:0 完胜世界冠军OG战队。AI的胜利也标志着算力的“高光”。
在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下,AI不断被赋予更强算力能力,通过强于人类数倍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大量数据,以第一个在电子竞技游戏中击败世界冠军的OpenAI Five为例,那时的OpenAI Five每天的训练相当于250年的模拟经验,其训练时长和算力推测远远超过普通AI。
不仅仅是人工智能,超强的算力对于推动“东数西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算力中转站”的运营商,也不单单承载了面向政企端的云计算,在开拓个人算力应用方面,7×24小时永久在线的“云手机”和支持多设备接入的“云电脑”,突破了终端设备的限制,这对预算不足,但想要体验高配置游戏的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鉴于算力网络的种种优势,而搭建算力网络的基础也在于运营商提供的高品质网络底基,运营商自然不会错过算力所能释放的红利,分走算力时代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