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对于答审来说,什么不知道都行,就是不能不知道什么三步法。因为,90%以上的审查意见都是创造性问题,创造性也就是三步法。所以,我们今天需要花时间来重新认识一下三步法。大家后面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我经常说一句话:创造性的这个章节看100遍也不算多。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看一次,提升一次。二.回归创新本源看三步法
(资料图片)
要理解三步法,就需要从:回归创新本源的角度看三步法,不理解这个点,三步法就不算理解了。下面我们具体阐述。
1、回顾一下三步法
第一步: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第二步:确定发明的区别技术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三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是否显而易见。
2、回顾一下发明过程:
1.发明人面对一件产品,他可能发现这个产品存在某个缺陷;Ø
2.对这个缺陷进行研究发现产生该缺陷的原因;Ø
3.然后在现有技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其中,发明人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因为即使相同、相近或相关的技术领域中的现有技术也是海量的,发明人可能比较幸运,一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费尽周折才柳暗花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改进,如获至宝地作出一项发明。
3 、用“三步法”进行创造性的评价实质上是模拟发明的形成过程,从而确保创造性评价的客观一致。
1.那个产品—等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Ø
2.那个产品的缺陷—等于技术问题Ø
3.解决问题的手段—等于现有技术中的区别技术特征Ø
关键点:回归到创新本源
三.关于三步法的几个基本认识
核心认识1:串行而非并行
高中物理讲的电路:两个基本概念,并行电路和串行电路;特点:并行的时候,一个断了,灯还亮;串行时候,任何一个断了,灯不亮。审查意见是:串行三步法任何一个断了,灯就不亮了。
核心认识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在阐述三步法的时候,不要只聚焦技术上的内容,也不要只说法律结论,要以:三步法的理论为基础,以技术为描述对象,将技术融入三步法逻辑中,实现审查意见的答复。
核心认识3:聚焦思维,有主有次
·串行思维下,要找到最容易折断的地方,然后聚焦火力阐述之;
·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
·技术问题、特征比对、事后诸葛亮、片面孤立的看待技术方案是典型的问题
核心认识4:站在发明没有创造之前的视角
三步法的核心是:让审查员站在发明创造出现之前的视角看三步法的,也就是说,审查员应该是在不知道该申请的情况下,通过三步法来评价创造性,但是,审查员是已经获知了该申请,所以,其往往容易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尤其是,审查员在对比文件1公开技术特征特别少,区别技术特征特别多,然后公知常识使用特别多的情况下
核心认识5: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清楚认识
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核心认识6:主观问题客观化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和三步法相结合,确定了客观化问题;具体体现:
1. 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限定;
2. 三步法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客观性问题,第三步是主观性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其实,审查员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核心认识7:整体观
三步法评价的更多的是:技术特征,但是技术特征是表象,整体方案才是核心。所以,在审查意见中,往往孤立、片面的看待技术特征,忽略了整体技术方案,代理人在审查意见答复中,要有清楚的认识,要从整体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