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信用卡债务”“提供各类代还服务,帮你轻松上岸”……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不少信用卡代还“中间商”打着“缓解负债压力”的旗号收取高额手续费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代还服务,还有一些“中间商”更是怂恿想要做兼职的“小白”将信用卡进行套现,为客户提供服务,将兼职者、持卡人一步步拉入“以贷还贷”的债务陷阱。
代还1万收费几百元
受疫情影响,有不少信用卡持卡人出现还款难情况,不想因为逾期问题影响征信怎么办?一些信用卡代还“中间商”游走在社交平台及软件上,不断通过“没钱还信用卡账单,我们可以清账单”“安全无风险”等话术蛊惑持卡人参与其中。
信用卡代还也被称为信用卡垫还,在具体流程上,由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先向持卡人提供需要还款的资金,待持卡人用资金进行还款后再通过套现的方式将资金取出,还给信用卡代还“中间商”。经过这一操作,在账单日到期后持卡人就免除了当期逾期的压力。
虽然解决了短期的还款压力,但代还可不是一笔免费的生意,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往往要向持卡人收取不少的手续费。“为持卡人提供各类代还服务,但要提前收取点费防止持卡人‘跑路’,只支持面对面操作。”一位信用卡代还“中间商”举例称,“代还1万元收取代还总额的5%,也就是500元,资金量大的可以优惠一个点位,也就是收取代还总额的4%。”
5%的收费仅是较低水平,有的信用卡代还“中间商”收取的手续费更高,一位“中间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提前收费就是怕还钱之后持卡人失联,以代还1万元为例,收取代还总额的8%,也就是800元。异地客户也可以办理,但需要将身份证提前寄过来由我代为保管,等代还业务操作完成后再将身份证寄回”。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此类个人代还行为重出江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需求侧看,信用卡还款需求持续存在,并且由于近期疫情封控的要求,导致此类需求处于上升阶段;而从供给侧看,代还业务存在已久,并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链条,他们具备专业话术和操作流程,并通过社交渠道等隐蔽方式获客,难以在事前通过系统监测发现。
“月入过万”骗“小白”入局
信用卡代还存在行业许久,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类为套现模式,另一类为平台代还模式。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用专业的话术吸引持卡人进行代还或者套现便是信用卡代还“中间商”们惯用的操作,而游走在这条产业链中的代还“中间商”也以个人居多。
在北京商报记者以希望参与代还、赚取外快为由进行的暗访中,便有代还“中间商”积极对接,为想要做兼职的“小白”提供人脉和资源,拓展团队。
“需求量大,月入上万没问题!”李建乐(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手头有三张信用卡就可以做兼职,用自己的信用卡套现替客户代还,套现用的POS机由我免费提供,代还一笔向客户收取的点位通常在总代还金额的4%-8%,可以根据情况随机定,我提供资源,每成交一单需要向我额外支付总代还金额的2%。”其他招收信用卡代还兼职的代还“中间商”操作流程也大同小异,有的信用卡代还“中间商”表示,“若兼职者能够自己拉到代还业务资源则不收取额外的费用”。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兼职者和信用卡代还“中间商”之间并没有签订任何相关合同约束持卡人的条款,一旦还款后持卡人无法向“中间商”偿还资金,则资金损失全部由兼职者承担。而当记者问及如何保证兼职者资金安全时,有信用卡代还“中间商”给出了“若出现问题概不负责”的答案。
对此,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表示,为了实现代还的操作,代还“中间商”通常需要搜集持卡人个人身份信息,甚至包括信用卡CVN2、CVV码等核心信息。个人身份信息一旦泄露,首先带来的就是常见的诈骗、侵权等风险。其次,信用卡CVN2、CVV码等核心信息泄露后,还极易导致信用卡被盗刷,给持卡人造成经济损失。
避免落入以贷还贷陷阱
信用卡代还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有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信用卡代还本来就是违规行为,一旦被发现肯定会对持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持卡人不但会面临高额的手续费负担,这部分账单最终还是需要进行归还的。此外,持卡人还面临自身信息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持卡人一定要提高相应的风险意识。
相较网络或者街头信用卡代还小广告来说,银行仍是最安全和正规的还款渠道。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信用卡延期还款服务,主要包括延迟还款期限,在此期间若产生息费,信用卡客户可联系所属分行申请减免,不会影响征信。也有银行表示,针对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地区且首次逾期的信用卡客户,将安排主动停止催收;对其他信用卡逾期客户将主动弱化催收,且客户可申请停止催收等。
苏筱芮建议持卡人,警惕所谓的代还小广告,因疫情影响确实产生还款困难的,可以咨询银行并准备提供相应的资料,避免落入“以贷还贷”的债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