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创始人任正非曾在2020年签署了一个文件:3年《华为不造车决议》,这个决议即将在今年10月份到期。 眼看着不造车的“思想钢印”似乎要松绑,今年3月造车的舆论声浪空前高涨。
(资料图片)
然而没几天,任正非又动用董事长权限,给这份《华为不造车声明》续了5年,坚决重申了这5个字——华为不造车!
在这里5年要划个重点,华为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战略决策文件最长期限是5年,这也就把造车这件事给按死了。
话锋一转,华为近日又有个大动作,拿下了“问界”商标,这让造车一事再次蒙上一层纱。
01
华为拿下问界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华为受让了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方分别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商标电子公告系统显示,“问界”商标转让申请的收文时间为今年3月7日和8日,任正非签署华为造车禁令的时间是3月31日。
对于获得“问界”汽车类商标一事,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不单独造车,和车企一起造好车”没有变化。
所以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原来“华为不造车”的意思是,华为不追随蔚小理、小米等整车制造模式,而是以全套技术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虽然再三强调不造车,但AITO问界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品牌,拿下问界商标有何意义呢?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华为想用问界的名头来打造一个汽车生态品牌,然后打造一个华为汽车联盟。
02
华为不单独造车
结合公开信息可知,目前华为和造车厂商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直接向厂商供应软硬件产品,例如智能电动、智能座舱等。 第二种则是全栈式HI模式,华为从研发到软硬件等深度参与到车企。早在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隶属于ICT业务,这项业务的最高负责人为徐直军。此前有三家Huawei Inside合作车企,分别为北汽极狐、阿维塔以及广汽埃安,但目前华为已经不再和广汽埃安进行合作,与北汽的合作也已经升级为智选模式,只有阿维塔一家还在使用华为HI模式。
第三种就是广大消费者最为熟知的智选车模式,从设计到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及车辆营销等华为全程参与。
问界品牌就是智选车模式下的“集大成者”,也更受消费者青睐。
华为和问界的渊源可追溯到2021年底,彼时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推出AITO汽车品牌。赛力斯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
AITO问界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个尝试,问界首款车型M5在交付后第一个月销量便超过了3000辆,2022年7月销量破万,是彼时月销量破万最快的新能源品牌,可以说是梦幻开局。
但是,问界模式很快也暴露出问题:用户买车的时候,问界是华为主导的,售后服务的时候,问界是赛力斯的。
这个问题导致了华为内部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任正非提出的华为5年内不造车,禁止问界挂靠华为品牌,避免华为品牌被问界所拖累。
于是出现了一夜之间,“华为问界”标识全部被下架、剔除的境况。
另一种就是余承东所追逐的“华为造车梦”。
随着问界商标的尘埃落定,在华为内部的造车路线之争中,余承东也战胜徐直军获得了暂时的胜利。
03
问界汽车生态品牌
事实上,我们一再反复去讨论华为到底会不会造车意义不大,更应该去关注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上有何进展。
华为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后,余承东的主要计划是,把问界品牌独立出来,划归华为旗下,不再由赛力斯控股问界品牌。
以问界为核心,链接车企,联合车企共同打造不同车型,统一到问界这一个品牌矩阵下面。
这也被外界称为“含华量”最高的模式。
对于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后大家买的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塞力斯、江淮或者奇瑞,而是问界。
问界品牌脱离车厂掌握话语权后,好处也很明显。
首先宏观层面上,“问界”商标专门用以新能源汽车,有效区隔了造车与华为品牌的关系,车出了什么问题,找问界背锅。随着华为智选车模式“朋友圈”的扩大,华为将统一资源调配,发挥不同车企在各种车型上的优势积淀,集聚了统一的品牌势能,就有了一战到底的勇气。
其次是品控方面,华为经历过全球化的洗礼,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标准上,比传统生产更加严格。余承东就曾自豪地说:“某些车企几乎每天都在自燃,按照华为的标准,是不能出厂的。”
回归到现实层面,问界的销量焦虑今年很明显。
以2022年12月为分水岭,进入2023年,问界销量开始下滑,增长势头不复上市之初。就算年初跟随特斯拉降价,也未能提升销量。
今年1-4月,问界销量分别为4475辆、3505辆、3679辆和4585辆,累计销量为1.6万辆。与同行相比,今年1-4月销量排名第十的新能源长城都有4.3万辆,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更是达到了76.2万辆。
5月,问界销量环比上升,交付了5629辆,但也没能回到去年10月月销超1.2万辆的巅峰。市场也在华为宣布不造车后,开始怀疑问界是否还能卖得动。
余承东表示,无论华为怎么使用问界商标,“华为只要想在汽车行业里面长期发展,只要它背负着梦想、认真对待,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车类商标。”更放出狠话:“未来问界将实现月销10万辆的成绩。”
华为以问界之名的崭新造车之旅开启。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华为大动作,拿下“问界”!关于“华为不造车”,余承东最新发声》
钛媒体APP《华为“造车”的路线之争》
牲产队《余承东赢了,华为开始联合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