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季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线上线下招聘、双选会、一对一帮扶……目前,各地各高校正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然而,如此的“热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买账。一些学生抱怨学校开展就业服务“形式大于内容”,有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招聘岗位与专业无关,还有学生因学院强制“拉人头”对就业指导课程产生逆反情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了不影响毕业,先登记“灵活就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是毕业生接触的“第一站”信息,一些毕业生在高校开展的就业活动中收获颇丰。在天津读书的乔韩(化名)通过学校推荐的渠道,顺利找到一家国企宣传岗的工作。

“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我应聘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正在等待入职,学校还帮我暂存了档案和户口。”每周,乔韩都会在线听学校开设的就业直播课,“课上介绍的就业政策、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但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网上吐槽学校的就业服务:时间与毕业答辩时间重合,线下活动布置“人头”任务,频繁催促确定就业去向。还有不少学生分析称,单纯以就业率数据为标准考核高校就业工作,导致就业服务理念落后、就业指导手段单一……

步入6月,看着周围同学陆续确定就业去向准备离校,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陶有些焦虑。“学校发布的招聘岗位,大部分我都看过,也参加了不少招聘会,可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班级群中统计就业去向时,小陶只得填写“暂未就业”。

“学校早早地要求我们提供毕业去向,身为学生,为了不影响后续办理毕业手续,我只得在还没找到工作时,先登记‘灵活就业’。”某财经院校应届毕业生李菲(化名)告诉记者。

学校力量有限,老师也很无奈

对于学生反映的就业服务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负责就业相关工作的高校教师。他们表示,目前高校的就业任务压力很大,一些学生存在慢就业缓就业心态。

“在开展就业服务时,我们需要承担对接企业需求、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活动、统计汇报就业情况等多项工作。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韩老师坦言,当下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的矛盾点是学校做了很多服务,但对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没有达到预期。

站在老师的角度,韩老师觉得,一些就业讲座和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倾向于慢就业或考研考公。

另一位负责就业工作的言老师透露,近年来,学校开设关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逐渐多了起来,但实践经历不丰富等现实问题影响了部分学生顺利就业。“招聘会上一些企业也反馈,学生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其实,提供招聘信息只是就业服务工作的一小部分。”言老师介绍道,为在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提供实习机会,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校企合力促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高校与毕业生都承担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问及需要怎样的就业服务,小陶直言道:“合适的岗位要花时间去寻找。学校可以引导我们调整心理预期,少一些形式,多一些鼓励。”

“学生就业受多方因素影响,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虽无实效但可交差,使得就业服务工作可以被看见。然而,对应届生而言,配合成为负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窦学伟分析道,促就业要以保护学生权益为底线,“不能为了搞活动,找学生配合,牺牲其时间,也不能为了促成就业,强推不对口的工作。”

窦学伟建议,企业以更明确的用工需求参与人才培养,合力提高应届生的劳动技能。同时,承担更多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为应届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习机会,齐心协力共抗市场风险、共渡就业难关。

本报记者 周子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