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宿迁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高光时刻。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作者:四方君,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近期,随着各地经济数据“年终成绩单”相继公布,2022年内地城市GDP百强榜终于出炉。
揭榜时刻,有人欢喜有人忧。百强榜中,有29座城市的位次实现了晋升,34座城市位次不同程度的下滑,37座城市位次保持不变。
在29座位次提升城市中,有9座城市的位次提升了4位以上,分别是榆林、宁德提升了4位,宿迁、绵阳、上饶提升了5位,漳州提升了6位,鄂尔多斯提升了7位,曲靖提升了8位,包头提升了11位。
在这9座城市中,苏北小城宿迁的逆袭尤为引人关注。
1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内最年轻的设区市,1996年才从县级升格为地级。建市之初,作为在四个“省级贫困县”( 宿迁、沭阳、泗阳、泗洪)基础上组建而来的地级市,宿迁的GDP只有124.9亿元,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车子跳、宿迁到”,便是宿迁建市之初的真实写照。
基础差、底子薄,宿迁的经济总量一直屈居省内末位,被外界调侃为“江苏十三妹”,直到2022年。
2022年,宿迁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高光时刻。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列统的16项主要指标中,15项增速超过全省平均、10项增速全省前三、4项增速全省第一。
这一年,宿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并且逆袭了连云港,甩掉了省内倒数第一的穷帽子,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逆袭连云港固然可贺,但在预料之中。比这让人惊讶的是,这座不沿江不靠海的苏北年轻小城,竟然赶超了广东沿海的老牌经济特区——珠海!
-2019年,宿迁GDP 3099.23亿元、排在全国第84位,珠海GDP 3435.89亿元、排在全国第71位。
-2020年,宿迁GDP 3262.37亿元、排在全国第79位,珠海GDP 3481.94亿元、排在全国第72位。
-2021年,宿迁GDP 3719.01亿元、排在全国第75位,珠海GDP 3881.75亿元、排在全国第70位。
-2022年,宿迁GDP 4111.98亿元、排在全国第70位,珠海GDP 4045.45亿元、排在全国第72位。
对比可见,宿迁的逆袭之路真是气势如虹,几乎以每年全国排名提升5个位次的速度狂飙突进,疫情三年的种种不易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前进步伐。
基础弱、底子薄,本可以成为躺平的借口,但“95后”宿迁却选择了不认命。过去十年,宿迁的GDP增长了171.06%,增速居全省第一,经济总量全国排名从第104名一路奔至第70名。
问题来了,贫困县起家的宿迁是如何做到一路狂飙的呢?
|项王故里
2
这些年笔者观察过几个逆袭之地,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要想取得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借力外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比如长丰之于合肥、昆山之于上海、宜宾之于深圳、滁州之于南京,现在又多了一个宿迁之于苏州的案例。
2001年11月,为缩小苏南、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徐州召开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将“南北挂钩”的战略设想付诸实践,形成五对首次跨江握手的“城市联盟”。宿迁的结对对象正是“最强地级市”苏州。
结对之初,苏州直接向宿迁进行“输血”式帮扶。
2003年8月,苏州帮宿迁引进了总投资1亿美元的外资生产项目,并落地开工,这是当时宿迁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但当时客商的说法,让宿迁干部有些尴尬:宿迁并不是首选城市,我们只是看苏州的面子。
2001-2005年五年间,苏州累计给予宿迁帮扶资金2500多万元,转移5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64个、总投资51.5亿元,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培训各类干部1500余人次。
2006年11月,为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苏州与宿迁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协议》,开启两市合作共建园区新时代。
作为全省首个设区市层面合作的南北共建园区,苏宿工业园区从2006年11月启动建设,原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2019年启动拓园发展,新增远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从一片蝉鸣蛙叫的乡野农田蝶变为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在全省45家共建园区历年考核中始终位居第一、实现“十二连冠”, 被誉为“苏北好江南”,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亮点、全省南北共建的一面旗帜。
“十三五”期间,园区以占宿迁全市0.16%的土地完成全市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的工业增加值、8.6%的实际利用外资、19%的企业所得税和37.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单位土地产出水平达到苏州工业园区的80%,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共建园区模式可行且成效卓著,随后,昆山沭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区、吴江泗阳工业园区、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吴中宿城工业园区等5个新共建园区相继设立,两地合作进入快车道。在全省45个共建园区中,苏州、宿迁这6个共建园区全部获批省级南北挂钩共建园区,连续6年全部位列全省考核前十名。
2022年前三季度,这6个共建园区以占宿迁全市0.82%的土地,完成4.5%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的规上工业销售收入、1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官方媒体披露的一系列数字,把苏宿两地的“共建成果”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截至2022年底,宿迁共承接苏州各类投资项目980个,累计投资2198亿元,新增税收123亿元,带动就业近50万人。
|骆马湖畔
3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宿迁的狂飙发展,一方面受益于苏州这个最强“外援”的结对帮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身的后天努力。
除了服务好苏州援助的项目,宿迁更是主动出击,积极在全国各地招商引资,连续开展“百日招商竞赛”“千名客商看宿迁”等活动,并创新打造了宿迁招商品牌“迁宿迁”。
2017-2021年五年来,宿迁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16个、自2019年以来平均每天落户1个以上,其中百亿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累计达14个。
2022年,疫情之年,宿迁也丝毫没有懈怠,而是迎难而上启动了第八轮“百日招商竞赛”活动,掀起新一轮招商攻势。全年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0个、协议投资435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9个、50亿元以上项目31个、百亿级项目5个,连续四年保持了每天签约一个亿元以上项目的速度。
一张蓝图绘到底,今年1月30日召开的宿迁招商引资暨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宿迁市委、市政府将2023年确立为宿迁“招商引资攻坚年”,继续牢牢扭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以高质量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
项目招得来,还要留得住、服务好。实践一再证明,一流营商环境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锚定建设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奋斗目标,宿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宿迁速办”区域政务服务公共品牌。
比如,按照“有需就放、能接就放、能放尽放、依法下放”原则,宿迁在全省率先启动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集成改革,市级层面累计向县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下放审批事项118项,把审批服务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
比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宿迁职能部门以办事者角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在时限、材料、跑次上的堵点痛点,“超级管理员”政务数据共享改革应运而生。
坚持“凡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企业群众不再提交”原则,宿迁对未实现互联互通的审批系统开设“市长账号”,通过“超级管理员”归集“孤岛”数据,自动将电子证照推送至申报端,减少企业和群众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数量。
截至目前,宿迁已在30余个领域开设了212个“市长账号”,公布了首批90项申请人免提交共享数据清单,政务服务领域材料精简率达35%。
比如,深入开展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三减行动”,宿迁通过环节整合、材料共享、设立“超级管理员”等多种方式,将分散在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整合到政务服务大厅“一件事”专区“一窗受理”,基本实现简单“一件事”线上“秒批”、线下“立等可取”,复杂“一件事”限时办结。
去年上半年,宿迁全市“一件事”办件量近20万件,申报材料平均减少53.1%、办理时间平均缩减70%、减少跑动次数74.6%。
江苏省对2021年全省13地市进行营商环境考核,宿迁市综合评价得分位列全省第5位,14个评价指标中有9个指标位列全省第一,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逆袭之前,宿迁的发展目标是“不拖全省后腿”,逆袭之后,宿迁的奋斗方向变成了“为全省多作贡献”。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祝福气势如虹、一路狂飙的宿迁云程发轫、踵事增华!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