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04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在公关公司写新闻,经常要给报纸投稿。

那一年,传播学教主菲利普·梅尔判断:到了2044年,世界上最后一份报纸将彻底消失。 那一年,国内的纸媒如火如荼,四大财经横空出世,许知远在《经济观察报》纵横捭阖,所有报纸都在增加版面,汽车版、数码版、家电版、娱乐版……全国报纸近2000种,北京每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年用纸量三百多万吨。 当时的媒体人说:菲利普·梅尔懂个屁。 然后10多年过去了,媒体们又觉得梅尔当初还是保守了:视频时代了,谁还看报纸啊? 怎么说呢,被误解是先知先觉的人的宿命。 就像最先指出地球绕着太阳转、上帝胡扯蛋的人被烧死了,新冠的吹哨人被训诫了,前几天俄罗斯顶级科学家、大卫星疫苗的发明者博蒂科夫在家中被人勒死了,然后谣言满天飞,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 导致我现在听到不同意见总是很紧张,还是尽量贯彻马斯克的原则: 比如昨晚315,我说放心吧,不会有大消费的负面。 但汽车公关们根本不信,守着屏幕严阵以待。

我说,你们紧张什么呢?现在价格战这么激烈,30多家车企降价,这么有利于消费的时机,上头会给你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吗?

别忘了,今年的主线是让老百姓花钱,是促销费!想想315的主题:提振消费信心。真报道了第二大消费品行业的负面还提振个毛的信心,还拿什么完成5%的年度目标? 当然他们是不信我的,毕竟甲方爸爸也没有发话,继续加班监测他们的舆情去了。 总之感受就总是错位的。 当初我第一次看AIGC,当时的感受是牛逼!炸裂!然后屁颠屁颠地分享给朋友们。 他们看过后表示,呵呵,就这?你让AI拍个电影我看看。 结果昨天gpt4发布,当初看不上AI的又都说牛逼!炸裂!取代人类! 而我觉得它进化成什么样都不用奇怪。 取不取代人类咱不懂,但现在看,GPT这个东西它还是一个工具,是工具就会有一个驯化的问题。 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发现父母老了的?我是从发现他们驯化不了智能手机开始的。 驯化不了新的工具,那就是老了。 一代人淘汰上一代人,从来靠的不是更聪明和更勤奋,而是发明并驯化新的工具。 比如这次GPT-4的演示。过去一个普通人要自己建一个网站,从零开始学代码到做出来,怎么也得按年计吧。现在在草稿本上画个简陋粗糙的草图,然后告诉 GPT-4:我要做个网站长这样,给我生成网站代码。 历时十秒,网站做完。 你能驯化GPT,你就比不用AI的人效率提高了几百倍。 工具会重新定义“人”的能力,所以是否能驯化AI是第一个面临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新工具对旧产业的破坏。 就像互联网取代报纸,新能源取代燃油车一样,未来很多行业都会被AI破坏殆尽。 我做营销出身,对这个行业前景不是很看好。GPT的出现会让那些靠营销创造价值的公司,面临巨大的风险。 比如我现在买口罩,我要在电商网站反复比较,寻找各种参数,几层材料,分别是什么材质,满足什么标准,病毒细菌过滤效率是多少?通气阻力是多少?看各种广告、内页介绍和科普,然后横向比较。 未来你只需要问AI:哪个公司的产品最复合我的需求?AI出结论,下单买就行了。 G­PT可以直接撮合交易。 消费者不需要看那么多无聊的信息,商家也不需要投那么多的广告费用,节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入研发和服务。那么传统的广告、公关链条就失去了效用,而产品和服务体验则会提升,营销人的时代终结,产品人的时代来了。 当然,这是在AI没有被操纵的前提下。如果AI也搞竞价排名那一套,将是非常难以甄别的——它可以在100句真话里塞1句假话,而它因为了解你,完全能判断出这句假话的影响力。而大多数人是懒得甄别信息的,现在自媒体胡编乱造都有人信,告诉你小感冒你就相信小感冒,将来的信息输入会被G­PT占领,而这些人不会去求证真相,机器人告诉你什么,你就信什么,那AI就又变成了营销的工具(感觉有点像昨天315晚会上的那个评书机)。 第三个问题是,你会用什么姿势来迎接GPT的到来?

我看见很多人都在是跟着宣扬人工智能早晚替代人类得过且过。

怎么讲?我相信大多数人最后会成为工具的使用者,少数人会成为创造者。

就像当初抖音来了,大家都在说谁谁谁因为拍短视频发了财,于是一窝蜂地来拍视频。结果最后你发现因为抖音赚钱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只是抖音的使用者。也就是说,少数创造者和精通者赚了钱,多数人变成了抖音的消费者。

有的人说我看抖音从来不花钱,都是白嫖。那是因为你认为自己的时间就不值钱,抖音侵占了你的时间,白嫖了你的关注,还没有付你一分钱。

GPT也一样。我之前看一个UP讲,即便最后大家都用上了AI,效果也是天差地别。 比如同样是用AI画画,为什么你画出来的不咋地,而别人画出来的能拿奖呢? 原因在于你不了解绘画,也不了解AI的指令细节,不知道应该包含什么样的参数,所以你给AI的是一个低质量的指令,AI自然返回给你一个低质量的画作。 而别人画出来的画之所以精良,就是因为指令比你要高明,他的指令除了基础要求还包括一些参数,比如Pixar style,studio light,high resolution等等。如果你也想要一张同样精美的图片呢,那你可以花1-10美元购买人家的指令。 你看,同样是使用先进的工具,少数人是创造者,多数人是消费者。

这个规律一直都没有变。

其实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能大幅提升人的创造力、效率和兴趣,但是我发现大多数人有空还是打游戏刷抖音,没有任何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所以当GPT真来的时候,选择以什么姿势迎接就很重要,是主动拥抱多了解一些,还是和悲观者一起躺平人云亦云? 这段时间我经常会想起利弗莫尔讲的话:

世界上只有1%的人明白真相,剩下99%的人三观是被塑造的,他们只负责站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