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五开始,SaaS微信群里就不断有人爆料“有赞大裁员”,而且还贴出了脉脉截图。实际上,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有同学在SaaS星球说被有赞解约了。
这次裁员比例到底是多少呢?目前还没有正式回应。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赞最近的日子不好过,这从其股价走势上可以看得出来。
截止到2022年3月25日,有赞的股价停留在0.15港币/股,相比于2021年2月的4.52港币/股,已经跌掉了96%。
实际上,有赞的困境首先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连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大厂股价也出现暴跌,甚至还传出了裁员的消息,就不用说有赞这样SaaS公司了。
不过,有赞的困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提供网上开店工具的SaaS产品,有赞的生态比较依赖微信、快手等流量平台。但近几年,微信、快手纷纷自建了开店工具,对有赞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比如,2018年有赞和快手达成合作,推出了“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法。到了2019年,来自快手的GMV已经占了中国有赞总GMV的40%。但到了2021年年中,快手开始自建SaaS配套服务,有赞股价应声大跌15%——只因来自快手的GMV占比下降到了20%。
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高峰和低谷期,而最终决定一个企业价值的,还是其核心竞争力。那么,有赞的核心竞争力又如何呢?
作为一家SaaS公司,续约率毫无疑问是最能反映竞争力的指标之一。由于SaaS的获客成本较高,如果续约率很低,那么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亏损泥潭。在国外,优秀SaaS公司的续约率往往能达到90%,而在国内,一般认为续约率至少要高于80%。那么,有赞的续约率如何呢?
根据有赞财报,即便是在业绩亮眼的2018年和2019年,有赞的续约率分别也只有73%和72%。而根据2021年Q3财报,有赞过去12个月的续约率仅有63%。
续约率的低下,反映了有赞并没有给其主要客户群体:中小商家带来足够的价值。我曾经在 《SaaS:小企业向左、大企业向右》 中分析过,做小企业市场,非常考验SaaS公司的运营能力。不同于大企业,小企业往往缺乏人才和运营思路,如果SaaS公司只是提供软件工具,就很容易导致小企业用不起来,或者用起来了但无法产生期望的价值。
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典范。比如我们SaaS星球的一位星友,他们的客户群体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他却践行了全新的客户成功理念:不仅教用户怎么操作软件,还手把手教用户怎么做地推,怎么做电话营销,怎么通过SaaS软件实现盈利。
结果,他每年都有不菲的利润。甚至在今年,客户续费率(即NDR,主要反映客户是否续约和增购)也高达140%。
当然,有赞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比如,它也尝试给大客户做系统。但是,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大企业都开始自研网上开店工具,这里面甚至不乏有赞的客户。
实际上,大企业虽然有钱,也不需要SaaS公司提供运营服务,但是他们对需求响应速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也许,作为一家SaaS公司,有赞还暂时无法满足大企业高度定制、快速响应的需求。
有赞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实际上,最近很多SaaS创业者都给我说,今年业绩下滑明显。毕竟疫情之下,大部分企业生意惨淡,必然也会影响到SaaS的购买和续约。
在往年,SaaS公司巨额亏损的问题还不太大,毕竟这两年的SaaS融资都比较火热。但是,今年中概股暴跌,SaaS融资也大概率迎来寒冬,作为SaaS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又应该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呢?
从本质上来说,决定SaaS公司业绩的主要是三个部分:产品、获客和续费。
在融资相对容易的年份,很多SaaS公司会选择加大获客投入,这样即便续费率不高,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收入增长。但是这样的弊端在于,公司的亏损压力很大,现金储备也会快速流失,所以需要不断通过融资来输血。有些公司为了获得融资,甚至会对数据进行造假。
但是这个逻辑在资本寒冬则会失效。由于失去了源源不断的外部输血,SaaS公司必须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提升“获客投入产出比”。
所谓获客投入产出比,即(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服务成本)/获客成本。如果获客投入产出比<=1,则SaaS公司永远不可能正常盈利。而按照业内普遍观点,当获客投入产出比>=3,则是比较优秀的标准。
考虑到获客成本和服务成本降低的难度较大,要实现较高的获客投入产出比,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说白了就是提高续费率。而这就要求,SaaS公司必须打磨好产品和服务,提高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说完SaaS公司,再说说SaaS产品经理。
在互联网行业增长缓慢的年份,SaaS产品经理的晋升和求职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不过,行业寒冬终究会过去,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也只会越来越快。因此,作为SaaS产品经理,在这个寒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进行自我提升,以迎接迟早会到来的春天。
比如,加了SaaS星球的朋友,就可以抽时间把星球课程好好看几遍。从我这边收到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星友都可以从课程中得到很大的提升。甚至从UI转行过来的产品经理新人,熬过一段“听不懂”的时间后,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我们常说,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
实际上,每一次危机都会暴露我们的短板,而生存的压力则会激发斗志,帮助我们不断自我完善,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我相信,当这个冬天过去,那些努力修炼内功的SaaS公司和产品经理,一定会迎来更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