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展面面观


(资料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一颗红豆,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电影节竞赛入围竟然要向创作者收1.8w费用!

近期,不少青年电影创作者都接到了一个来自“亚洲青年电影节”的组委会邀请,声称他们的作品入围了该影展的竞赛单元。经过调查与走访之后,娱乐资本论拿到了对方的章程,该电影节章程里面明确说明了费用包含的项目,其中酒店费、餐费、物料制作费,还有媒体费和广告费,在章程结尾的最后一页,直接将微信和支付宝付款二维码贴在其中。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只有上海、长春和北京三个大型电影节,但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渐兴盛,2018年前后几年之内,电影节和扶持计划越来越多。南方有上海、海南,北方有北京和长春,中部有平遥电影展、西部有FIRST电影展、重庆青年影展和成都女性电影展,这些大大小小的影展成为了推动电影市场发展的绝佳助力。

但是频繁出现的奇怪操作和跳票,也让我们感到十分诧异。特别是去年年底,海南岛电影节期间突然爆出的创投会黑幕更让人对这些电影节的专业度产生了质疑。电影节入围真的会收费吗?这些光鲜亮丽的电影节和五花八门的扶持计划,背后到底玩的是怎样一个以梦想为名的游戏?

01 1.8万明码标价,“空手套白狼”

为了了解“亚洲青年电影节”的状况,河豚君找到了入围电影展的导演南鑫。此前南鑫导演的《钓鱼》曾经参加过FIRST青年电影展,还曾去过法国等欧洲多个国家的电影节。据南鑫导演透露,他在向这个影展投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要收取费用。河豚君通过搜索找到了影展官方当时发布的征片通告,发现对方实对收费的环节只字未提。

河豚君曾经参加过戛纳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大型影展的创投单元,这些影展会对创投会参与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报名费,并且会在征集开始前就明码标价,但只有区区数百元,且不存在向竞赛单元参加者收取费用的现象。另据河豚君了解,欧洲三大电影节对于竞赛单元参与者都会包影片首映当天、前一日和后一日共3日的机酒和杂费,国内的大型影展也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包主创机酒等费用,不存在向主创人员收取机酒杂费的项目。在颁奖当日,如果获奖影片主创已经离开现场,有些官方还会包揽召回领奖所需的所有费用,包含机酒。

这个“亚洲青年电影节”还设立了一个“低成本单元”,针对的是中小成本影片。但对于中小成本影片来讲,能否出得起1.8w的报名费都是问题。南鑫说“我的《钓鱼》整部影片拍下来总成本只有2w元,1.8w可以让我再拍一部片了。”当南鑫把这样的疑问抛给对方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这是领导的安排,不要为难我一个执行人员”以及“您也可以不来”。

低成本单元设置的意义本应该是让低成本作品有更多的机会抵达公众的视野,但这个电影节的主办方却设立了高额门槛,让低成本作品望而却步。对此现象,河豚君走访了多位同时收到了该影展入围通知的青年导演,对此做法均表示疑惑不解。一位不方便具名的导演甚至直接表示“这非常有可能是一个打着影展幌子的公司。”

河豚君在谷歌上输入“亚洲青年电影展”,并没有找到该影展的官方网站,只找到了几篇新闻通稿。另外该章程中表明,电影节的主办方是一家名为“亚洲电影协会”的机构,但同样没有查到该协会的官方网站。

虽然不能就此判定该影展的合法性,但收取1.8w“参赛费用”表明该影展在态度和盈利模式上确实不够专业,其背后的目的也有待商榷。

就娱乐资本论了解到,类似的小型影展其实非常多,一些电影节甚至连线下的举办地点都没有,其举办的“创投会”也并不会给到货真价实的资金,而是用自家的媒体宣传资源包滥竽充数。

一位不方便具名的导演曾经参加过一个号称是“扶持新导演”的“扶持计划”,在项目征集通告中,虽然写明了标注为“10万元资金支持或价值不低于10w的资源支持”,但实际上最后给予的只是几个媒体资源包,该媒体资源包中所有资源均属于该公司自运营项目,并没有经过任何市场验证的商业价值。

这种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创投”,实际上的目的是“空手套白狼”,这种行为对导演和电影项目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失去了实际作用的“扶持”,也会影响电影市场的可信度,导致无法招到好项目,实际上是恶性循环。

02 电影项目签约不兑现,责任归谁?

市场上小型的电影展胡乱操作,大型影展也不让人省心。去年年底,海南岛电影节创投环节爆出惊天大瓜,《乌海》制片人钱艺妮发微博长文称其在2020年入选海南创投并获得大奖的项目《扔你的猫》拖欠100万巨额款项。这个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的电影节,到此为止被扒肉抽筋,露出了本来面目。

河豚君到天眼查上查询发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有限责任公司有两家股东,一家是中民文化传媒发展(三亚)有限公司,一家是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前一家公司在2021年被执行了股权冻结。2021年11月24日至今,海南岛电影节一共接到了七起民事诉讼案件,均为合同纠纷案件,这里面包括影视公司、会展公司、船务公司、地产公司,甚至还有爱奇艺的子公司爱豆青春文化。

电影节的董事长白穆迪曾经两次被限制高消费,一次是在2021年12月31日,另一次是在2022年9月29日。第一次限制高消费的执行人是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经营有限公司,据内幕人士透露,是因为海南电影节长期拖欠酒店欠款所致。

更重要的,圈内几乎都知道白穆迪本人是地产行业出身,而整个海南电影节的高层团队几乎也是地产人士,而中低层则一年一换,一直是项目合作或实习生的形式。

河豚君无法查到更多的案件审理过程,但就有限的信息而言,显然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财务状况十分危险。

自去年12月发文维权之后,钱艺妮始终没有等到海南岛电影节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行动。按照合同规定,该笔款项应该按照签约、获得拍摄许可、开机、杀青、公映许可、上映的时间节点,分六次付款。如今影片已经杀青,按照合同应受到4笔款项,但至今为止片方只收到了第一笔款项,为数20余万。

无奈之下,钱艺妮和众多获奖者被迫纷纷选择了法律仲裁。由于仲裁正在进行中,受到法律限制,过程不方便透露,但钱艺妮表示:“我们一直在按照规定履行合同,所有的拍摄进度都已经及时向对方同步,有微信聊天记录为证。同时,我们项目每次都作为海南岛电影节创投项目进行宣传,我们一直在实践履行作为创投项目的责任。”

但眼下急需解决的,还是旧欠款的问题。“能提交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提交到法庭,就看接下来法庭如何认证了。”钱艺妮说。

另据河豚君了解到,曾凭借《东北虎》获得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的导演耿军新作《刺客与明信片》是海南岛电影节2019年创投获奖项目,款项也被拖欠至今,同届获奖的其他创作者更是如此。

在2019年,海南岛电影节许诺的百万头奖曾经让整个行业为之振奋,如今看起来却成为行业间茶余饭后的笑话。不过也有地产圈人士表示,海南岛电影节在影视基地的推介领域还是办的非常持久,是除了开幕式以外最为星光熠熠的环节,即使创投领域稀稀落落也要把“最佳拍摄景区推介大会”办好:除了海南当地的文旅项目,像2022年就有哈萨克斯坦国家旅游部景区、重庆蚩尤九黎城、河北阜平县景区等十三家景区的代表线下参会,“在整个地方文旅投资热的大背景下,这个电影节算是抓住了地方的痛点和项目的盈利点。”

03 电影节稳定很难,情怀仍是核心

拖欠结款的电影节和不兑现的“创投”,成为了行业的污点,深深的刺痛着中国电影人的心脏。大型电影节展尚且如此,小电影展行坑蒙拐骗之事更是时有耳闻,更有一些以洗钱为目的的“电影节”。

对于举办大型的电影节展来说,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团队架构是资金链安全的保证。

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短时间内匆匆上马,之后团队一年一换,金主更是两年一换。经河豚君和其他媒体同行确认,五年来竟然更换了4个对接人,每年都不知道应该找谁谈合作。这种情况让许多业内人士都摸不到头脑,它举办的“创投会”更是很难靠谱。

据了解,海南岛电影节整个团队已经再次经历了大换血,而新的团队和金主目前为止也未继续按照合同履行合约。据内幕人士透露,对此事件相关部门方面也正在焦头烂额的研究解决办法,可能会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推出。

不过肉眼可见的,现在该项目仍在大量的招募实习生和兼职工作人员当中。不过也有行业人士向娱乐资本论透露,其实使用大量实习生、志愿者是整个电影节的标准情况,“没有这么多有情怀的学生,就不可能支撑起影节影展的大量事务性工作,电影节本身的盈利状况也不允许。”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FIRST电影展,以录取率仅2.5%闻名于学生群体中,而“来回交通费自费,住在4到12人一间房的青旅,一天60元的餐补”的待遇,也明确了志愿者更看重电影情怀的属性。

真正做好电影扶持工作,其实非常不简单。《乌海》的制片人钱艺妮就表示:“如果以资源扶持的形式,那青年导演的电影项目还是需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赞助,比如器材提供、场地提供、演员支持、后期剪辑、调色或者声音制作或者发行渠道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才真正能够帮助影片缩减成本、拓宽渠道,从而使影片能够更快的面向观众。”

每年举办的小影展多如牛毛,但其实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浙江青年电影周”、每年年底举办的“吴天明电影计划”、以及正在举行的“海浪电影周”都是这类影展中比较正规的计划,有不同量级的资金支持,并且不会用“资源”来滥竽充数。一些小工作室发起的活动,若无资金支持,则会将拥有的资源一一具体写明,如发起人确定拥有的国内外发行渠道、电影节展推荐渠道,或者创作过程的指导以及场地、器材等实质帮助。

影展更换CEO的情况在国内虽然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

2021年平遥国际电影展上,首席执行官贾樟柯宣布不再担任影展CEO,但其实内部运作和执行人员依然是原先的团队,资金来源也没有变。这就给影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了稳定的靠山。上海电影节、北京电影节等大型影展也都具有架构稳定、资金流稳定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影展能够给行业输出更多优质的项目。

优秀的影节影展既需要管理者用专业主义维护好初心,也需要整体和业内人士、创投、志愿者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在仍在起步阶段的中国电影行业,坚持走下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