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阿里公布进行“1+6+N”组织变革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多个业务实现强劲增长,核心业绩全面超市场预期。其中,阿里云收入增长4%至251.23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增长106%至3.87亿元。其本季度收入增长主要受到存储、网络和AI计算相关产品驱动,部分被CDN需求正常化抵消增幅。
注意,AI计算指向当下最热的大模型,这对于包括阿里云在内的所有云厂商无疑是个巨大机遇。阿里云一把手张勇认为,新一代AI发展带来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对AI云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但由于短期内全球供应链方面的挑战,使得这种需求只得到部分满足,AI相关服务所带来的增量机会刚刚开始得到释放。
换言之,AI热潮带来的算力和模型服务需求,正在推动阿里云重回增长。2024财年Q1只是小试牛刀,未来或将成为阿里云新的增长引擎,助力其营收和市场份额双丰收。
AI驱动阿里云营收增长
毫无疑问,大模型是今年以来全球科技圈最火爆的风口,无论是BAT还是创业者,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介入大模型。除了大模型热潮引发“百模大战”备受瞩目之外,与其共生的云计算市场同样处于变局之中,背后逻辑在于:
一方面,云计算本身是大模型训练部署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ChatGPT之所以脱颖而出,离不开作为“中枢神经”的云计算加持;另一方面,大模型的火爆,催生出更多的云计算资源需求,云计算的技术架构体系和产品布局也将得到改变。
过去,云计算更专注算力能力,服务模型集中在IaaS、PaaS、SaaS三层;如今,云计算在大模型驱动下具备更强的集成能力,在算力、算法和应用层中嵌入大模型,进而强化云计算的“智”,以智能底座集成应用并统一对外输出,实现场景端的生产力解放。
AI时代,作为大模型重要支撑的云计算随之变阵,云厂商已达成共识:AI与云计算互生互融成为必然趋势,应用将大规模建立在大模型上。与此同时,“MaaS”这一关键词开始频繁被提及。所谓MaaS,指的是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务,它是否会重塑云计算的游戏规则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
以往的PaaS和SaaS架构都将被置于大模型的底层能力之上,阿里云CTO周靖人把模型视为重要的生产元素,将在各行各业释放力量。随着“百模大战”愈演愈烈,MaaS理念成为越来越多云厂商选择的商业路径,而大模型与产业相结合的广阔前景,将促使MaaS未来成为评判云服务的行业新标准。
以阿里云为例,从公有云IaaS的算力市场来看,大模型将加速该细分市场的发展速度,与之配合的存储和网络市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动。而金融服务、教育、电力和汽车等行业的某些头部企业已在内部开始推行和试用大模型相关产品,有效拉动公有云的用量、专属云的建设和扩容,并带动阿里云营收的提升。
阿里云如何掘金大模型
几乎没人会怀疑大模型对未来的颠覆性影响,但现实是,国内对大模型的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无论在研发、迭代还是使用阶段,大模型都是一个消耗资源巨大、使用成本也不低的“奢侈品”。除了成本居高不下之外,企业想要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部署使用大模型,还面临着数据、安全、计算资源等诸多落地难题。
当其他大厂正在研发大模型或者寻找大模型落地场景时,阿里云已率先实现大模型能力的产品化。今年4月以来,超大规模的语言模型“通义千问”、专攻音视频生产力的AI产品“通义听悟”、AI绘画创作大模型“通义万相”陆续问世,代表阿里云在AI三大主要方向全部打通。
事实上,这三个大模型,不仅证明阿里云具备行业领先的大模型能力,更彰显它对大模型产业落地的坚定态度: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因此,你会看到,张勇宣布阿里所有产品未来都将接入大模型,全面升级,钉钉、天猫精灵成为先行者。
以钉钉为例,在全面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3个月后,外界看到了大模型对企业级产品智能化升级的真正实力。而用大模型服务阿里内部,只是阿里云构建全新AI开放生态的起点,走出阿里,服务更多外部客户才是生态繁荣的关键。阿里云致力于服务好各种大模型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各行各业专属大模型和垂直行业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如今,阿里云不仅为企业、科研和公共服务提供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完整技术体系,还通过智能化技术加速产业发展,助力城市管理,开拓科学探索新范式。企业方面,AI加速产业应用,国内AIGC领域第一个爆火的C端产品“妙鸭相机”,一个月内在阿里云上的算力需求暴增数百倍。
科研方面,AI加速前沿科学探索,阿里云与复旦大学等共同打造的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6月上线,该平台第一个科研成果是45亿参数量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将预测速度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3秒内;公共服务方面,AI助力城市管理,阿里云已服务50多个城市大脑的建设,通过一座座智能化城市,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种种迹象表明,云智一体(AI+云)可以更好地服务数实融合,加速产业创新发展。如果说数字化是数据驱动,那智能化则是模型驱动,AI大模型加速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十年,身处其中的阿里云将全面拥抱智能化时代,以云计算为基石、以AI为引擎,持续探索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将长期从中受益。
阿里云打赢“百模大战”的底气
智能化时代,阿里云准备好了,主要做好核心两件事:让算力更普惠、让AI更普及。前者一大举措便是4月阿里云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50%,存储产品最高降价50%。外界容易把降价与价格战划上等号,其实不然,其本质上是利用技术改进、规模效应释放让利空间。
没理由忽视阿里云的技术创新实力。经过十余年发展,它掌握国内云计算核心技术体系,拥有自研软硬件一体研发系统,构建从芯片、板卡、服务器、操作系统和上层云原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核心云基础设施。后者以云计算为利器,它是AI大规模普及的最佳方式,面向企业提供更普惠的AI基础设施和大模型能力,服务阿里内外的大量客户。
同时,让AI更普及还离不开生态的良性循环。只有构建一个生态,才能真正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帮助迭代精进,最终实现大模型和MaaS真正的商业可持续。在MaaS新范式的游戏规则中,大模型决定一开始走多快,生态则决定最终走多远。因此,真正重视大模型和MaaS的玩家,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打造生态。
促进中国大模型生态的繁荣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为了服务更多客户,其选择在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上下足功夫,二者是抢占大模型制高点的助推器。而这恰恰是阿里云的优势所在,AI技术普惠化和丰富AI应用场景是它拥抱智能化时代最大的底气。
技术生态方面,为了避免出现“科学家写代码、科学家调参数”的情况,阿里云提供模型训练、部署、推理优化的全链路工具产品“PAI”。同时,它还努力降低AI开发门槛,并在去年推出AI模型开源社区“魔搭”,以及开放通义大模型,降低模型使用门槛,共建模型生态。
产业生态方面,它是构筑商业闭环和竞争壁垒的关键,只有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并大规模商业化,AI才能落地生根、发芽结果。阿里在AI商业化上拥有丰富的经验,比如阿里智能客服,承担淘宝98%的客服服务,相当于70万人工客服。随着阿里云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成本的持续下降,未来将诞生更大量级的AI场景训练公司,在大模型能力的加持下,形成实际落地的产业智能化场景。
在我看来,大模型生态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让中小企业乃至小学生也能轻松调用。当前,云计算和AI的结合正处于技术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想要全面释放AI潜力,不仅需要阿里云的引领,更要靠无数人的探索,让子弹先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