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导语

北京时间10月4日,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John F. Clauser) 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

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量子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未来技术,近年来获得全球各国的科研重视。本文将继续盘点美国高校科研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人才情况。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为代表,主要攻坚量子计算和硬件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致力于量子计算核心硬件的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 MIT)量子光子学实验室利用光子和半导体自旋,结合原子物理学、光电子学和现代纳米制造技术,对量子技术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目前,Dirk Englund 、MIT的Vladan Vuletić、和哈佛大学Mikhail Lukin、Markus Greiner共同研发出了基于中性原子技术的256量子比特计算机,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量子模拟器。

哈佛大学:关注量子计算领域

Mikhail Lukin 的研究领域是量子光学和原子物理学。重点是研究由耦合到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光子、原子、分子和电子组成的量子系统。正在开发控制此类系统的量子动力学的新技术,并研究与它们相关的基本物理现象。2021年7月,来自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超冷原子中心Mikhail Lukin、Markus Greiner等科学家合作,开发了能够操作256个量子比特的可编程量子模拟器,这是有史以来具有最多量子比特的机器。

马兰里大学:聚焦量子计算核心硬件

自量子科技起步以来,马里兰大学(UMD)一直处于这一领域的前沿。迄今为止,UMD在量子科学方面已经投资超3亿美元、深耕该领域30多年,拥有200多名研究人员和7个中心专门从事量子相关工作。2021年10月, Chris Monroe教授领导的UMD联合量子研究所首次通过多个错误率更高的物理量子比特实现了一个错误率更低的逻辑量子比特:团队使用BaconShor-13编码的9个数据量子比特和4个辅助量子比特实现了一个逻辑量子比特,并将科研成果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