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狄
【资料图】
编辑| 胡展嘉
运营| 陈佳慧
出品| 零态LT
突破了艺术屏障的AI,意外成为“行业公敌”的公敌
我们先来看这张图。左边是好莱坞艺术家迈克尔·南德的获奖作品,右边是人工智能模仿他风格创作的作品,甚至连右下角的签名也模仿了。
如果说模仿还算不上真正的创作,那么下面几张图,则全部由一个叫做DALL·E 2的AI直接生成。
DALL·E 2是全球顶级AI实验室OpenAI今年刚推出产品,一面市就登上了热搜,因为人们实在没有准备好,迎接“AI已经能够创作出足以媲美人类艺术家的作品”这个事实。实际上,很多人对AI绘画水平的认知,还停留在连毕加索都看不懂的抽象画水平。
所以当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得知DALL·E 2可以试用的时候,迫不及待就去尝试了。当他输入“一个正在守护计算机的女机器人”并敲下回车键后,禁不住“哇”得一声叫了出来。
但,命题作画还不是DALL·E 2最惊艳的功能,随意替换照片中的元素也是信手拈来,水平堪比职业PS选手。例如下面这组图片,原本矗立在河里的水鸟,被替换成了一头正在戏水的小象 (注意看小象的倒影) 。这个本不该在城市里出现的场景,经过AI一顿操作后,竟很难看出PS痕迹。
甚至,DALL·E 2还可以根据当前的照片,脑补出画框以外的画面。
这样一来,就能创造出可以无限缩放的图像了。
既然AI作画都到了这种程度了,那是不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直接让AI生成里面的插图甚至封面呢?别说,真就有人这么干了。初创公司DeepHaven的博客作者,用DALL·E 2生成的图,替换掉了公司网站上所有文章的插图,全部成本只花了45美元,效果居然蛮不错。
甚至一些真实场景的照片,用DALL·E 2的效果也意外的优秀。比如下图中,左边是Getty Images (盖帝图像) 图库中的实拍鲨鱼照片,右边是电脑生成的照骗。
事实上,整个过程并不完全是尽如人意的。比如在一幅插图中,作者想要一个12只火鸡穿越斑马线的图片。但无论输入的是12、twelve,还是a dozen (一打) ,都没办法得到12只火鸡,甚至有些图片上还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文字。
但作者依旧觉得,这45美元花得,值,太值了!
因为,AI不仅节省了大量找图的时间,最关键的是,它避开了版权问题。作者表示,和版权的大麻烦比起来,AI这一点小麻烦简直不值一提,更何况照这个发展速度,此类问题很快会被解决也说不定。
那么,这个版权的大麻烦,到底能有多大?
01
大到让全世界都头疼的图片侵权问题
2019年,一篇名为《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的文章,引发了自媒体人的强烈共鸣。文章里有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还未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说明还做得不够大。
更是让“被告者”流泪,让“没被告者”伤心。
这件事,是由2019年NASA公布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引起的。本来,这是一件全人类共有的照片。可谁也没想到,视觉中国不仅在第一时间收录了该照片,甚至还没有获得发布者NASA的授权,就给照片打上了视觉中国的水印,单方面霸占了照片版权。紧接着,就开始到处打击侵权。
只不过,这一次,不仅被告的媒体不干了,整个媒体行业全都炸窝了。连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等官媒,都站出来控诉视觉中国。最终,视觉中国不仅被迫低头道歉,还被有关部门多次约谈并从重处罚,网站也一度临时关闭进行整改,随后股价大跌。
这就是当年轰动全网的“黑洞版权门”
视觉中国在媒体圈,有一个更为知名的称号:行业公敌。它在维权时,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对待。无论是自媒体、大厂、还是官媒,它都一视同仁。
当然,视觉中国不可能维权到所有人头上,那些它鞭长莫及的地方,就有它的同行补上了。其中最典型的,包括被称为“原告狂魔”的全景视觉,以及优图佳视等公司。这类公司有一个共同点:不是正在在打官司、就是在打官司的路上。
中国基金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到有关视觉中国的裁判文书有2062篇、有关视觉中国旗下子公司汉华易美的裁判文书高达5981篇;澎湃新闻报道视觉中国19年来涉及了1.2万起版权官司
北青报在企查查上,查到优图佳视9140条有关法律诉讼的内容,2018年比视觉中国多打了100场官司
长江商报通过天眼查发现,2011年9月1日到2019年4月19日期间,包括一审二审在内的法律诉讼案件累计达4020件,日均起诉案件数量最高近12起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介绍,该院自2018年9月9日建院,至2020年6月30日,受理的案件中,涉图片著作权案件将近40%。而其中又有超过40%的案件,原告集中在5家公司。
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这些公司去法庭,赶场都赶不过来。热衷版权官司的背后,是巨额的营收。北京青年报评论称:一年能打100场官司的公司会让人觉得不靠谱,一周就能打100多场官司的公司却很容易被外界认为以此为生。
北青报发现,一张付费图片售价在200~800元,而优图佳视单张照片的赔偿金额为6000~10000元。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维权”为视觉中国贡献了80%的营收。而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则表明,2018年全景网络维权收入4748.53 万元,营收占比31.75%。
为了更方便的追踪图片侵权,视觉中国在2017年开发的鹰眼系统,每天可以自动处理超过200万的照片,打击面一下子就从媒体,迅速扩展到了所有涉及到图文内容的行业。
2019年,因为一部热播剧《天衣无缝》的剧照,演员莫小奇收到了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要求为此付费。
莫小奇的经纪公司表示,剧照都是直接从剧组拿到,跟视觉中国没有一点关系。更乌龙的是,进一步查询发现,该网站上明确显示未获人物肖像权或所有权。最终,该事件以闹剧收场。
而年轻的律师助理小茜就没这么幸运了。
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了一家律所的来函,告知她个人网站上的一张照片侵犯了该律所委托人的版权,有可能面临3~15万不等的侵权赔款。但如果小茜愿意私了的话,只需要支付2500元的版权费用。
刚入职场的小茜头回遇到这种事情,当时吓得手都麻了。等心情平复后才想起来,自己根本对创建网站一窍不通啊,这个网站显然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和对方沟通以后,这个网站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实际上,类似的操作在国外更是屡见不鲜,甚至对此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版权巨魔 (Copyright Troll) 。“Troll”这个词,最早是英特尔公司借来形容到处碰瓷、索取高昂赔偿的个人或者组织。
美国纽约南区地区法院高级美国地区法官科特,给出了更明确的定义,认为只要是更专注于诉讼业务,而不是销售产品或服务或许可其版权,那么就可以认为是版权巨魔。
美国洛约拉大学法学教授Matthew Sag表示,版权巨魔们这种行为,是以机会主义的方式来寻求侵权行为的利益化。
为了利益最大化,版权公司们可没少下工夫。他们拥有一流的法务和律师团队,有业内人士称,一旦上了法庭,版权公司的成功率超过90%。甚至有时候还会通过暗箱操作,让潜在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使用版权图片,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再告他一票。
由于版权巨魔是无差别攻击,各行各业都深受其苦。 可是除了写文章痛骂几句外,似乎对这种行为也没有特别好的反制办法。毕竟不论知不知情、有意还是无意,侵权了就是侵权了,处罚是必然的,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但是当AI加入战局后,似乎有转机出现了。
02
让恶龙的镰刀挥空
帮创作者摆脱追踪
AI创作的图片,解决了版权纠纷中最核心的问题:版权。
实际上,版权本意是防止创作者辛苦获得的劳动果实被人侵害,只不过这个善意的法律,却被人利用,成为了恶人的帮凶。
摄影师小桑经常拍网红。他发现,自己拍的照片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很多网站用了这些照片后流量大增,然而他自己却没有因此获得一点好处。听起来非常不公平,但他并不打算去维权,因为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况且,最终就算维权成功,获得的那点金额也得不偿失。直到有版权公司,主动找上了小桑。
版权公司可以一次性代理很多像小桑这样的客户。小桑们只需要配合公司,提供一些证明即可。成功了,钱三七分;不成功,小桑也没什么损失。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Richard Liebowitz的公司。方便起见,我们就叫他小烈吧。
小烈本身就是一名摄影师,师从纽约新闻摄影家协会会长Bruce Cotler。小烈对摄影有着极高的天赋,十几岁就成为该协会的会员,大学期间就因为一张拜登竞选总统照片获奖。
身为摄影师的小烈,对摄影师朋友照片被别人随意滥用感到愤怒,于是他转而去修法律,并在毕业后坚定的踏上了摄影师维权路,确实帮助不少摄影师获得了收益。
然而,随着小烈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整个事件的性质变了。维权变成了圈钱,帮摄影师讨回公道也变成了向被告者敲诈勒索,而维权公司也变成了版权巨魔。他们不创造任何有价值的作品,但创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是他们的镰刀。更可怕的是,镰刀之下,不分敌我。本该是被保护对象的创作者,反而被割得越深。
2016年,摄影师卡罗尔·海史密斯发现,自己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捐赠的图片,被Getty获得了版权,甚至她还收到函件,因为在自己的网站上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而需要向Getty付费。一怒之下,海史密斯对Getty发起10亿美元的诉讼,结果败诉了。因为她放弃了照片的版权,被Getty通过合法的途径重新获得。
这个故事有两点很耐人寻味。首先,即便是自己的作品,原作者本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其次,即便版权曾经属于你,一旦你把版权交出去了,别人依然有机会重新将版权收归己有。
AI出现之前,这是两个无解的问题。AI出现之后,相当于给创作者装上了轮子,可以轻松躲过版权巨魔的镰刀。
韬安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王军表示,对AI作品版权,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里并没有相关特定条款、规定。而在美国,美国版权局明确认为,用算法生成的东西,主张版权没有意义。
OpenAI直接公开声明,用户享有通过DALL·E 2创造的图像商业化的全部使用权,包括重印、销售和商品的权利。而且,通过OpenAI的API产出的作品,同样可以放放心大胆的随意使用。
而第一个发表诗集的AI小冰,也公开表示放弃诗歌版权,任何人用小冰创作的诗歌,都可以随便使用。
如今,我们并不需要非得上OpenAI的网站获取AI画作,包括hotpot.ai、Wordificator、StarryAI…在内的很多网站都在提供这项服务, 在手机上,甚至连app都有了!著名图片/视频编辑app开发商lightricks出品的Photokeap,效果也很不错。
由于对AI作品的效果过于满意,DeepHaven的作者甚至发出了版权图片库网站可能会消失的感慨。甚至连美国《大西洋》这样的主流媒体,都已经在文章的头图里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了。
AI的出现,本意并非为了对抗版权巨魔,却阴差阳错成为普通人的隐身衣,让创作者在版权巨魔挥舞的镰刀面前,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正如通常影视剧中强到所有主角联手都打不过的反派,最后总是死于凑巧出现的偶然事件一样,所有人都拿它没辙的版权巨魔,也有被宿命论支配的一天。
版权图片库网站可能不会消失,但未来版权巨魔的日子,恐怕就没这么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