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的车流,熙来攘往的人群,热闹拥挤的路边早餐店。车鸣、人声,混杂着扑鼻的早餐香气。

繁忙的广州路每天都是这样。

一“树”之隔,人行道的南边,却像自有结界,隔绝了外界喧嚣:


【资料图】

芭蕉、修竹,锦鲤、水草,400年树龄的“清桂”、宛在亭、颜鲁公祠……围着一潭碧波,三步一景五步一画。

它为这座快节奏现代都市平添几许静谧之美。

这里,是被称为南京“西城之冠”的乌龙潭。

1600多年前,这里还叫清水大塘、芙蓉池,那时就开始传说这湾潭水有四处泉眼,泉眼边有乌龙环绕,自此,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乌龙潭,诞生了。

在这里,你可以探访颜真卿、曹雪芹的遗痕,也可以找寻谭元春、薛时雨的踪迹:颜真卿在这里设了放生池,并亲笔书写《放生池碑记》。为了纪念他,人们建了放生庵,现在我们见到的颜鲁公祠就是在旧庵址上建造的。曹雪芹在南京生活13年,这里也曾是曹家后花园,1997年,曹雪芹纪念馆在此建成开放,藕香谢、沁芳桥、大观园砖雕,宝黛共读西厢、宝钗扑蝶雕塑等“红楼”元素在乌龙潭公园随处可见。

乌龙潭的美,让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倾倒,400年前,谭元春五游乌龙潭,在他笔下,“前冈倒碧,后阜环青,潭沉沉而已”是日间的清秀,“云霞落水红生浪,草树依冈绿到天”则是夜晚的绮丽。他写的游记被选入教科书,你可以带着课本来走一趟,对照看看这400年间,乌龙潭有没有变化。

200多年前,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和两江总督陶澍常到乌龙潭上扶栏赏月。陶澍夸赞: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深表赞同:有此妙处,何必西湖。自此,乌龙潭又得了“小西湖”这个美称。

魏源与陶澍比邻而居,住在乌龙潭西北的龙蟠里。龙蟠里仅350米,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诗巷”之称。

在那里,魏源居于一室,却心怀天下,夙兴夜寐,编写《海国图志》,搅动世界风云;陶澍设立惜阴书院,培养天下读书种子。从此,这里的读书声响遏云霄。后来这里又成了江苏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图书馆——江南图书馆。鲁迅、顾颉刚、蔡尚思、胡适、蔡元培、黄宾虹、徐悲鸿,都曾留下他们匆匆来去的身影。

惜阴书院首任山长为薛时雨。提到他,你或许会感到陌生,但“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你一定听过,每年3月江豚出没之际,很多网友都会提到这句诗。它就是薛时雨写的。

薛时雨的居所薛庐位于惜阴书院对面、乌龙潭畔。薛时雨时常在薛庐眺望乌龙潭,他为乌龙潭题词:

水如碧玉山如黛;

凤有高梧鹤有松。

水若碧玉,山色如黛,凤凰在这里找到高高的梧桐枝栖息,白鹤也能在这里找到松枝休憩。在士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薛时雨站在窗下,盔山云雨,潭澄波碧,足不出户,尽收眼底。

策划:殷小平

文案:臧磊 秦小奕

摄制:陈金刚

封面设计:赵岑

主播:赵晨

校对 李海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