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商场如战场!
(相关资料图)
这充分反映了商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结果的残酷性。正是因为如此,在一些企业从事商业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引入了军事战争术语的场景。 比如,在组织架构上,会引入某某军团、某某兵团、某某尖刀连、某某攻坚组等;在口号上,会提出某某会战、某某决战、某某大战的标语;在仪式感营造上,会引入立军令状、誓师大会、授旗,功成后引入授勋等等。
这些军事化场景的引入,在电信运营商中也比较常见。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竞相效仿的打法。一场接着一场的决战、会战,贯穿全年,贯通了所有内部组织。
有人说,这是狼性组织文化的突出体现。
有人说,这是比较符合电信运营商企业组织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司空见惯的打法。
也有人说,这是激烈竞争形势之下的推动基层同志的有效动员。
还有人说,这已经成为一种让基层疲于应付的无奈之举?
总之,角度决定了基本看法,见仁见智,各有道理。
蛇叔觉得,随着基础电信服务的普及,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传统业务市场总体上处于存量经营状态,存量经营,要么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稳住用户,要么靠打价格战从对手那里挖用户过来。而从用户角度,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因此,价格战始终是最直接有效的主要手段,尽管在局部领域,声称不打价格战。因此,以价格战为基本手段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刺刀见红的较量。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容易被用户感知或者足够认可的情况下,拼价格才是硬道理。而在价格战之下,还要有基本利润,则背后支撑的便是成本管控能力和网络规模效应(边际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压力继续加大情况下,就可能极限承受能力。
而在增量市场方面,当一个新的市场一旦被竞争对手走出一些起色之后,摸着竞争对手过河的后发者,也往往会首先采取极为快速的跟随策略加以分割市场,速度快体现在业务能力的构建方面,同时以更加富有进攻性的价格策略辅助。因此,在增量市场上的竞争更加体现出军事化场景。各种会战、决战、攻坚战不断。相互之间逼迫地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不管参战各方如何感到疲惫,反正是不可避免。与其被动卷入,还不如时不时主动发起。 再往后的竞争,不管是会战,还是决战,将会是一次又一次的极限压力测试,但这种测试,应该是有限次的。超过极限,最终从经济效益指标上,就会出现曲线的曲线的拐点。因此,何种情况下是极限,或者是极限的前兆,其实是值得电信运营商关注的。至少,每一次大的会战或者决战之后,队伍是需要休整的。
此外,以价格战为代表,在基层竞争环节,相互之间不论是营销文案,还是挖墙脚的手段,相互踩踏的情况时有发生。趁对手在发生一些意外的时候,借力营销, 竞争中的失控、失序、失态等情形时有发生。
而随着中国广电加入移动网络服务的竞争,预计,过去三家之间的军事化场景的竞争,将会扩展到四家。而在一些军事化场景的组织上、命名上、仪式感营造上,或许会有更多精彩的创新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