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国家航天局成立30周年。

迄今,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位列世界第二,在国土、测绘、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很重要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助力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智慧产业加速发展,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同时,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为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52次国际商业发射,将70颗各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累计整星出口数量达17颗;嫦娥四号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4个国家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探索空间、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平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依托中国航天60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发展成就,我国已与43个国家或地区和6个国际组织签署共136项航天领域合作文件,与9个国家航天机构签署了航天合作大纲,建立17个航天合作机制。

不论身处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为你预知天象;“高分”提供全球天眼观测,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中国的璀璨群“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2年

中国航天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

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中国再添“太空印记”;

高分专项完成天基部分建设,遥感应用服务华夏,惠及全球;

“羲和”“夸父”双星逐日,我国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

“句芒”就位,遥瞰祖国绿水青山,助力低碳减排。

2023年

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推进工程研制;

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澳门科学一号、高轨20米SAR、新一代海洋水色等卫星将发射入轨……

整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资料来源:国家航天局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荐内容